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民看着地里长的果实买种子


猫腰看根茎,凑近看果型,还要用手掂量掂量果实分量……顺义农民买种子不进种子店、不看说明书,而是看着地里活生生的植物、鲜灵灵的果实来选购。顺义首开“优质籽种示范基地”,半个月来,已有5000多农民扎进“样板田”选种子。

  过去,农民到门市部买种子,品种少不说,到底长出来啥样,只能看看说明书,心里没底。今年,顺义区种植服务中心投资800余万元,租下260亩地,在种植户密集的大孙各庄镇、北务镇开辟示范田,从全国各地和国外引进305个优质新品种,92名分别来自农科、植保、推广、信息部门的技术人员参与种植管理,为农民提供最直观的种子服务。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大孙各庄镇的一处示范基地,别看面积并不大,大棚、智能温室、露地……现有的几种种植模式都有“样板田”。10多个果实累累的温室、大棚全都敞开大门,农民自由参观,技术员随时答疑。不少农民拿着笔记本,遇上中意的就记下品种特性、供种单位和联系电话,这些内容全都写在菜垄边的小牌子上。记者注意到,“身份牌”还分红、粉、白三种颜色。技术人员解释:“综合品质最好的用红色表示,粉红次之,然后是白色,这是专家和技术员在数轮试种筛选中评出来的。不过,这里种的都是优质新品种,颜色标牌只是给农民提供一个参考。”

  种了13年蔬菜的孙进福盯上了名为“金鹏一号”的西红柿品种,摘下一个尝尝味道,“行,就是它!”孙进福说:“我这可不是轻率的决定。这些种子一种下,我隔三差五就来看看,各品种的长势都在这儿记着呢,”他拍了拍笔记本,“等于不花钱已经把这些菜种了一遍,当然有把握。别看我是‘老把式’,也不敢冒险。我家6亩菜地,以前每年也就拿出几分地尝试一两个新品种。这回,我一下选了6个新品种,种上4亩地,少说增收三成!”

  “让农民看一眼实物,真比给他们上几堂课还要管用。”顺义区种子管理站站长郭加森说,“以前推广优质新品种,通常采取培训、参观、观摩的形式,可是往往针对性不够强,活动办完了,真学真做的也就10%。”农作物种植周期长、风险高,农民最易接受的方式是“仿效”,身边有人种成功了就跟着做,可是真等到下决心种了,市场上这个品种往往又落价了。据调查,新品种蔬菜每亩效益可达七八千元,而普通品种仅有三四千元。

  在种植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安排下,305个新品种7月上旬同时进入成熟期。半个月时间里,顺义区1.1万蔬菜种植户中已有5000余户到“样板田”里选购种子。据目前的统计,今年,该区菜农使用优质籽种率将达到85%,而去年这个数字不足50%。(闫雪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温室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