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昌都县通夏村:“三维一体”构建平安和谐小康村


       构建平安小康村——昌都县通夏村消防安全工作纪实

  走进昌都地区昌都县通夏村,人们在感叹该村村容整洁、居民富裕的同时,更会被路边“安全发展,共筑和谐”、“珍爱生命、远离火灾”等字样的宣传标语所吸引。因为一个村里能如此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基础建设“软硬兼施”

  通夏村位于昌都县东部达玛拉山脚下的扎曲河上游,是昌都地区“小康村”、“生态村”建设示范点。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5万元,成为该地区农牧民安居工程和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领头雁”。走进通夏村村委会,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红色的消防设施区,设施区内整齐地摆放着消防服、消防头盔、手抬机动泵和消防水带、水枪等常用灭火器具和个人防护装备。

  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消防设施区内的消防办公室内,悬挂着近20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牌(栏),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组织及工作职责、火灾隐患整改及消防宣传制度、突发事件响应及火灾应急预案等内容,足见该村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致富十年功,火烧一日穷。为了继续保持全村多年不发生火灾事故的记录,村里成立了防火安全委员会,组建了义务消防队,购置了能满足初期火灾扑救的消防设施、设备,建立了防火安全档案、消防安全村规民约等,因为大家深知,消防基础建设要‘软硬兼施’。”通夏村义务消防队队长斯朗多吉如是说。

  消防力量“专群结合”

  多年来,通夏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始终按照消防工作与社会主义村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消防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消防知识讲座、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并指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器具维护负责人。期间,村里还组织制作了消防宣传公益广告牌,修建了高位消防水池和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等,基本满足了村里的消防用水需求。

  为切实加强消防力量建设,增强义务消防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村里的干部、党员都带头加入了义务消防队,并就如何加强消防工作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为促进该村消防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夏村党支部书记加永尼玛对记者说:“干部党员带了头,人民群众才有劲头,凡是要求群众去做的,干部党员首先要带头去做。目前,我们村已基本形成了‘消防部门为主帅,干部党员当先锋,人民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消防力量建设走上了‘专群结合’的发展道路。”

  安全教育“三维一体”

  通夏村是自治区评定的小康村,村寨建筑极具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村民自办了幼儿园,修建了“藏家乐”,消防安全工作任务日益艰巨。为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村里采取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三维一体”消防安全教育模式,即以学校和“藏家乐”为消防安全教育突破点,逐步形成以学生、教职工、家长和村委会、业主、顾客为主的消防安全教育链条,达到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目的。

  期间,村里组织“藏家乐”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引导业主接受了消防安全培训,对村内杂物进行了清理分类和规范管理,既减少了火灾危险,改善了村容村貌,又提高了村里的消防安全指数,吸引了更多中外客人观光。按照“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工作思路,村内各学校还从当地消防部队聘请了消防安全辅导员,制定了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校师生体验警营生活和接受消防安全培训,使师生们基本掌握了报火警、火灾自救逃生、初起火灾扑救等消防安全常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平安和谐的大好环境里,通夏村构建平安和谐小康村的“春雨”,必将为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带来又一个春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清理 学校师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