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众多茶农的希望如一坡又一坡茶园生机勃勃。丝丝缕缕,清香盈室,无数茶友的心情因一杯又一杯清茶恬淡平和。
“柳州14万亩茶园因规模而成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因品质而成为30多万茶农持续增收的动力。柳州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工业思维演绎现代茶经,茶叶产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谈到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市农业局局长兰登充满了信心。
好山好水出好茶
柳州茶历史悠久,虽无法考证具体年月,但从苗侗少数民族同胞的“打油茶”传统中就可得到佐证,打油茶煮水作汤用的就是茶叶。凭借和发挥千百年的传统优势,今朝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茶园已发展到12万亩。
“柳州的生态、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这是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江昌俊的评价。少数民族地区平均海拔600米到1500米,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尤让他欣喜,这些地区远离工业,是生产红茶、绿茶最适宜的茶区之一。
不负好山好水种出好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近年来柳州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每年投入100多万元支持茶产业发展,现在茶产业已成为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而作为主产区的三江县、融水县均把茶叶作为本县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三江县从2002年开始,该县先后投入约8000万元扶持茶叶生产,县乡农技人员手把手教茶农,推行标准化生产。2002以来,全县就有约9万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
虽然整体起步晚,但柳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却很快,目前茶园面积已达14万亩;干毛茶产量4900吨,产值2.5亿元,面积、产量均位居广西第二位。而全市230多家茶叶加工作坊、1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千万户农民脱贫致富。
而代表先进水平与实力的有机茶也已开始发力,2005年市农业局制订广西地方标准《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并于2007年8月由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目前柳州市绝大部分茶园都通过无公害认定,其中获得有机认证、或有机转换认证的茶园有3500亩;年产有机茶1500吨。此外,全市还有3000亩茶园通过A级绿色食品茶园认证。
好茶要打好品牌
柳州茶叶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公认,每年的二三月份,就有外地茶商抱着钱来采购干茶回去深加工。不过,柳州市也在初始阶段就看到了问题:由于没有深加工,缺少品牌效应。全市仅有13家茶厂通过QS认证,导致数千吨优质茶叶沦为外省茶叶企业的“原料”。
不负好茶打造柳州品牌!柳州市勇敢果断出击,攻克品牌建设的一个个难关:
——支持企业申报有机茶,2007年培养20多位中高级评茶员,组织企业负责人到华南农大培训。
——去年3月,市农业局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三年内该学院将对柳州市特色茶筛选与育种、茶叶栽培、产品加工、品质审评等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柳州市茶叶“产学研”的发展模式正式启动。
——去年4月22日,举办首届柳州春茶节,7家企业共选送了20个优秀的茶样参加评比,企业在政府引导下着力进行品牌建设。
——今年3月20日,柳州名茶展示中心正式揭牌,入展的10余个品牌柳产品牌包装精美,已与国内大牌不分仲伯,而品质也相差无几,甚至更有风味。
——3月21日,柳州市首届“柳茶杯”名优绿茶评比举行,32个茶品美丽亮相!
柳州茶香飘四海
好山好水好茶叶,柳城县“伏虎绿雪”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六届“中茶杯”(2005年)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第七届“中茶杯 ”(2007年)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三江县“天池绿剑”“剑兰”获得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一步一个脚印,柳州茶叶摘取了国家、自治区以及行业各个奖项,柳州农业以工业城市的坚强精神赢得了市场与名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3-30/9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