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美丽山西


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山西,以“多联产、全循环、 抓高端”为基本路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企业、行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各层面深入推进,形成了太钢、同煤、焦煤、潞安、晋煤等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并逐步推 广。到2015年,传统产业循环率达到90%,省级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50个,试点示范园区达到30个对全省50%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 循环化改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山西通过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已成为转型发展、打造美丽三晋的金钥匙。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上世纪50年代的民歌,朴素地唱出了汾河两岸三晋大地的富饶美丽。但伴随着煤炭资源的粗放开发,汾 河渐失昔日的清流与秀美。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全省经济和 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导致了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使得全省可持续发展的压 力越来越大。

  2010年,山西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成为建设“美丽山西”的关键所在。

  “从现代科技的角度看,废弃物仅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能得到合理有效处置,其利用潜力和空间难以估量。”省发改委侯处长说。山西每年因煤 炭开采排放的6亿多吨矿井水,可供10000万KW新式发电机组使用;每年炼焦排放的150亿立方米煤气和挖煤排放的13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相当于一个 “西气东输”工程;现存的10多亿吨煤矸石,可产生等同于3亿多吨优质动力煤的热能。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效益,而且 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创造发展机遇;不仅是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推动力,也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顺着循环经济的路径走下去,可以有效激发废弃物资源化 的潜能和特质,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将一种资源优势放大和扩展成几种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我省产业结构以煤炭、焦化、电力、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生产型废物绝大多数具有回收利用价值,且较易回到原有生产系统,或者为别的产业所利 用。在产业的联动过程中,很容易融入循环经济的内容,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承载平台。与煤炭开采共伴生的煤矸石、煤层气(瓦斯气)和高岭岩,以及在加工 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焦炉煤气、脱硫石膏等,构成了独特的伴生资源和二次资源优势。大同、朔州地区粉煤灰中氧化铝含量达到40%以上,相当于中低品位的铝 矾土,是我省发展铝工业重要的战略补充资源;每年采煤排出的5亿多吨矿井水,是对全省水资源匮乏的极大补充;现存的10多亿吨煤矸石,可用来开发新型墙体 材料、微晶玻璃等产品,这些都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和原材料支撑。

  经历惊涛骇浪,又见柳暗花明。如今,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直接投资、贷款贴息和资本金入股等方式,重点支持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等 传统产业的循环化改造,先后建设了余热、余压回收,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煤层气综合利用及污水、矿井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 目,初步形成了具有山西特点的煤电材、煤电铝、煤焦化等循环经济模式。煤炭行业以潞安集团为典型代表的利用劣质煤生产煤基合成油、以晋煤集团为代表的煤层 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煤化工行业以山西焦化集团、宏特公司等为典型代表的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延伸产品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 金行业以太钢集团为典型代表的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内陆型钢厂与省会城市和谐发展模式; 电力行业以同煤塔山工业园区为典型代表的“原煤-洗煤-矸石-坑口电站-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材行业以润臻公司为典型代表的煤矸石、粉煤 灰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新型建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领域以养殖-沼气-种植、沼气-发电-生活及秸秆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社会领域以“城市 矿产”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立方米 沼气 森林覆盖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