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四川西充:良性循环促进生态优化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旖旎迷人;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好客热情……对,这就是西充,那个曾经因经济发展迟缓而被外界戏称“苕国”的西充。可如今,短短的几年间,“苕国”华丽转身,并拥有了“全国生态文明工程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国际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等一张张靓丽名片。加快发展,特色发展,目前,西充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战略,响亮地提出打造中国“西部绿谷”、全力推进“四城建设”的口号,将西充打造成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城乡一体的产业之城、独具魅力的文化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是什么让西充“非常崛起”?从本期起,我们开始推出“四城建设”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治污染,建设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带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促进生态优化。如此一来,人们更加注重环保、更加原意投入生态建设,这样的良性循环目前正在西充上演……这是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的。

  优美环境 谱写生态主题曲

  盛夏时节,踏访西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天蓝、地绿、水净。漫步于常林、凤鸣、义兴、青狮、观凤百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带,只见群山如黛,平坦的乡村水泥路蜿蜒整洁,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美不胜收,成群结队的白鹭翱翔于广阔的青山绿水间,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生态画卷。

  西充,川东丘陵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县。历史上,这里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迟缓,“苕国”曾是外界对落后西充的戏称。虽然工业发展滞后,但西充农业资源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达到43%,加之长期以来无工业污染,西充独辟蹊径,选择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制定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

  首先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项目建设为西充生态建设吹响了“结集号”,40个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实施,14项重点专项生态工程顺利开展……以林业为例,去年,该县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新发展珍稀林木6000亩、工业原料林7000亩、特色经果林6000亩,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

  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人的教育,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至关重要。2013年,西充启动了全民卫生行动。

  李秀琼,老家在西充县太平镇,随孩子到县城生活后,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次出门,随手携带一个小塑料口袋用于装垃圾。“街道干干净净的,不忍心往地上扔垃圾。”李秀琼说,她手机每周都会接到一条宣传卫生知识的短信,如“您的一小步,社会文明进步一大步,请爱护身边的环境;感谢您积极参与西充全民卫生行动,有您参与,西充明天更美好!”

  “润物无声,育人无形”走入该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正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从娃娃抓起。”从2012年起,西充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每年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生态文明征文活动,11月开展一次生态文明竞教活动,以师生影响家庭、带动社会。

  今年5月,以整治环境污染,还蓝天碧水的四大专项行动,即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宁静行动、净土行动正式启动。仅仅1个月时间,西河流域附近的养殖场被关停43个。

  绿色产业 唱响经济主旋律

  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充县义兴镇书房山村的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内看到,紫色的薰衣草、黄色的金盏菊等各种花草争相竞放,园内时常能看到专程前来拍婚纱照的人们。 “5月初开园头两天,仅门票收入就达100万元。”据中国有机生活公园执行总经理黄玉林介绍,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内栽种有几十种花卉。目前,这些花卉已相继盛开,成了花的海洋。

  这只是西充发展有机观光农业的一个缩影。目前,西充新建高产有机粮油基地5万亩、优质果蔬基地2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10.3万亩,7.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3个基地列入“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机农业产值突破23亿元。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投入使用,百科等4个园区可视农业平台建成运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覆盖 花卉 经济效益 有机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