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禁烧秸秆 难在哪?秸秆出路在哪里?


 

  油菜、小麦由南往北相继进入收获期。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森林火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安徽等地每年都要划定禁烧期,发动干部群众严防死守,不让一处点火冒烟。

  秸秆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各地只有在资源化综合利用上找到好办法,才能根本上杜绝农民随手烧秸秆。

  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东明村种粮大户陈正宏家承包土地已有些年头,但今年他家的120亩油菜收割产生的秸秆,不再让他忧心忡忡。

  “以前都是一把火烧了完事,烟气呛人。现在镇上安排进行机械收割,作物收割得快,秸秆还了田。另外,镇上还一亩田给30块钱补助。我们这一片,今年没有一家烧秸秆的。”陈正宏说。

  安徽省夏种面积近5930万亩,“三夏”时节迎来丰收的同时也面临秸秆焚烧的挑战——四处焚烧的秸秆不仅造成大气污染,也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和交通事故。尽管每年各地都划定禁烧期,发动干部群众严防死守,但由于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到位,秸秆禁焚只能是权宜之计。

  禁烧期间怎么管?

  盯人战术防火星,财政奖补农机

  宿州市今夏有710万亩的小麦需要收割,目前还没有发现点火现象。“宿州实行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监管,驻村包保,‘一村一名市级干部、一名县级干部、一名乡镇干部’,一万多名包保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密集督察,24小时蹲点值守巡查——看住第一台收割机、管住第一个人、盯住第一把火。”宿州市环保局局长卓传计说,市直单位全部出动了,女同志白天站岗、男同志晚上接力,收麦前挨家挨户察看麦田并入户谈心宣传。

  同时,宿州各县区及园区在5月20日前把50万元作为保证金打到市财政专户,禁烧期间,如果发现一个火点,50万保证金全额划转,再缴52万,依次累加。“奖优罚劣、媒体监督、‘一票否决’等严格地责任追究,给火点的防范上了一层保障。”参与监督的宿州市效能办副主任尤计富谈道。

  在禁烧的同时,宿州今年一共推广了1万台秸秆粉碎机,秸秆的粉碎长度被控制在8厘米以内,小麦收割机加装秸秆还田装置,除国家财政补贴外,市级财政每台补助200元。同时300台新型灭茬免耕播种机、350台打捆机也在本次秸秆焚烧期间得以应用,市财政对每台机器都进行了补助。“今年宿州拿出1800万元对各地秸秆禁烧工作实行以奖代补,其中农机补贴400万元,农机作业补贴1200万元。”卓传计介绍。

  肥东今夏午季农作物播种面积101.3万亩,其中油菜49.1万亩、小麦38.2万亩,首次全面禁烧,任务艰巨。肥东划定了界限、明确了范围,以乡镇为主体,以村民组为基础,划定三级禁烧网格6415个,落实网格责任人9265人, 24小时驻守、值班、巡查和看管,建立起“盯防体系”, 禁烧工作将一直延伸到秋季。

  不让烧后怎么办?

  粉碎还田作肥料,企业回收作饲料

  “宿州禁烧6月20日结束,之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关键还是秸秆的出路问题,只有把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有效疏通,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并以市场运作为补充调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焚烧困局。”卓传计介绍说。

  “秸秆利用不当是污染,利用恰当就是宝。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还田,主要路径还是机械化。”肥东县环保局局长殷传才介绍,今年肥东县已投入各类收割机2000余台,其中油菜收割机400多台,15万亩油菜实现了机械化收获、80%以上的小麦秸秆实现了粉碎还田。

  秸秆还田后,利用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是肥东的一大举措。据肥东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郭粹锦介绍:100公斤秸秆还田后相当于9.6公斤复合肥,其中还富含微量元素。还田后一亩地再播种时大约只要50斤的复合肥即可,原先就地焚烧却要60斤,一亩地多花不少肥料钱不说,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为加速秸秆腐烂变肥,肥东免费为农民发放秸秆腐熟剂357.14吨,推广面积17.86万亩。

  为拓宽秸秆利用途径,肥东县还依托食用菌生产和奶牛养殖龙头企业,收购秸秆作为农业基料和动物饲料。“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取材方便,节约环保。”肥东县某种养殖公司总经理吴志元说,“农作物秸秆与木屑、棉籽壳的成分基本相似,很适合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以生产平菇为例,每生产1万袋平菇约需秸秆6吨,公司年消耗秸秆约3000吨。加工粉碎后的秸秆,我们的收购价格是每吨6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油菜 小麦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