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四川:“过腹还田” 秸秆大多卖成了钱


 

  “双抢”时节,在西昌多个乡镇出现焚烧秸秆现象的同时,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秸秆焚烧,一直是我省各地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在西昌市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很难见到秸秆焚烧的现象。“依靠青贮技术,秸秆不用焚烧,农民可以卖成钱,合作社也获得了草料。”5月22日,西昌三牧太和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兽医师周晏忙里偷闲地向记者介绍。

  目前,西昌正努力大面积推广这一良性循环模式。

  地点:西昌市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亮点:依靠青贮技术,变成奶牛草料

  一天消耗秸秆8万公斤

  西昌三牧太和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西昌市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下有6个分基地,养奶牛2200头。周晏介绍,一头奶牛日耗粮平均为41公斤,其中5公斤精料,比如玉米、大豆、麸皮等,36公斤粗料,像各种秸秆,“基地现在一天消耗秸秆8万公斤。”“合作社很少从农民那儿收青草,因为青草季节性强,供应不稳定,容易导致产奶质量和产量波动。”周晏说。

  秸秆也有季节限制,奶牛场收购后如何长时间保存?“靠青贮技术。”周晏介绍,每到小麦、玉米、水稻收获季节,合作社就大量从农民那儿买进秸秆,秸秆切碎后填入贮青池,碾压紧实后,覆上薄膜密闭,让其自然厌氧发酵产生乳酸菌,夏天密闭15天,春秋密闭30天,冬天密闭60天,就可以喂奶牛了。“过去,我们也尝试过到外地购买草料,像从黑龙江买进羊草,到厂价达3000多元/吨,而在本地收购稻草、麦秆大约300元/吨,玉米秆才200元/吨。”周晏说,合作社现在基本不从外地购买草料了。

  这里难见秸秆焚烧

  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是我省各地花大力气治理却收效甚微的难题。今年4月,西昌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承诺书、告知书,共计发放26万余份,把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好处、危害及处罚告知到户。

  尽管如此,西昌市多地仍然出现了焚烧秸秆的现象,只有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例外。按一头奶牛一天消耗秸秆36公斤计算,西昌三牧太和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天消耗秸秆8万公斤,一年消耗秸秆大约3万吨。“这些秸秆都是就近在农民那儿购买。”周晏说,合作社基地附近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农民秸秆大多卖成了钱。“去年,我们家三亩麦地的秸秆卖了1000多元,今年,因为考虑到要给稻田沤肥,所以没卖。”在西昌市裕隆乡星宿村八组,正在给新插秧苗施肥的农民马泽洪告诉记者,他们家跟乡上签了不焚烧秸秆的承诺书,绝对说到做到。

  马泽洪家养了3头牛、2只羊、7只兔子,“秸秆除了卖给合作社,自家也要留一部分喂牲口。”马泽洪说,在附近几个乡镇,几乎家家都一样,秸秆不够用,哪有烧掉的。

  发展养殖业一举两得

  太和、裕隆、高草等乡镇很少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引起西昌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的重视。“养殖业发展起来,农民卖秸秆增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西昌市畜牧局副局长龚泽胜认为,要让这一良性循环更大范围推广,关键因素有三个:其一,草食动物量大,其二,青贮技术成熟,其三,秸秆充足。“在西昌市,青贮技术和秸秆充足这两个要件都没问题。”龚泽胜介绍,青贮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西昌市有规模的养殖场都已掌握。另外,西昌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年基本保持在水稻33万亩、小麦19万亩、玉米6万亩左右,三项主要农作物每年产生大约24万吨鲜重秸秆,去年,西昌市养殖使用秸秆5.4万吨,利用率仅22.5%。

  剩下的问题就是增加草食动物数量。去年,西昌市畜牧局、农业局等单位联合编制了《西昌市以秸秆换肉奶产业化工程》规划,计划投资3.7亿元,到2017年前,在西昌建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以带动大批社会资金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秸秆通过肉牛或奶牛实现‘过腹还田’,不但能支撑肉奶产业,也让秸秆成为有机肥的主要来源。”龚泽胜说。

  快评

  “两只手”要合力治本

  在环保专家眼里,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每年5月,围绕着成都上空的烟雾,几个相邻的市都分外紧张——找焚烧源,上打火队,镇村干部彻夜巡查……微信、微博像一个个长枪短炮的镜头,360度旋转寻找有烟火的地方。小春作物收割季的副产品,已经成了传统的秸秆“惹火”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玉米 综合利用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