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道远


 

  “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巨大,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2月2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和盘托出林业“家底”。

  国家林业局历时5年组织完成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但是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

  “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赵树丛说,国家林业局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完善林业治理体系,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实施好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扩大森林面积,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守住林业生态红线,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森林蓄积量增长14亿立方米

  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要实现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此次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立方米,相比2005年时的137亿立方米,在森林蓄积量上已经达到了“双增”目标。就森林覆盖率面积看,已完成目标任务的60%。

  赵树丛说,“双增”目标是中国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的坚强决心,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林业局将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和平原绿化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用大工程带动造林绿化大发展。加大科技攻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地适树地进行造林绿化。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性补贴政策和义务植树机制,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力量造林护林积极性,提高义务植树增长率。推行领导干部绿地生态森林资源离任审计,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侵占损毁林地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林地被侵占损毁的现象频发。5年间,各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一半是有林地。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

  赵树丛说,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必须保护好林地、天然林和大力造林。林地本身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是林业发展的命根。林地被非法侵占与整个土地利用相关联,现在每年查处的案件大约有1.9万起。从长远规划看,到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6%以上,据此计算,林地保有量不能少于46.8亿亩,这是一个底线。要严守林地红线,抓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凭借全国林地管理一张图,形成现代化的治理和管理模式。同时,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地案件,对于破坏和非法占用林地的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制止“大树进城”这股风

  赵树丛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城镇绿化的需求明显提高,出现了把农村的大树挖到城里种植的错误做法。“大树进城”有许多弊病:挖掘时破坏了原来的生态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大树在不符合自然生长条件的地方栽种,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树冠量很难形成原有的数量,生态产出较低。

  最近,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绿委发出了通知,要求制止“大树进城”这股风。“我们提倡种壮苗、种大苗,就是说在苗圃里面的树可以用于绿化和进城移栽,而在原来的森林里面有了生态动能和布局的,禁止移栽、移挖。”赵树丛说,经过林业部门和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大树进城”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针对木材进口量增多、如何保证木材安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统计目前我国木材消耗量将近5亿立方米,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到2020年,我国木材需求量可能达到8亿立方米。但通过立足国内大力植树造林以及用好国外资源和市场,我国木材使用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木材对外依存度将控制在60%以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林地 林业 国家林业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