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大规模销售平台缺位 生态循环模式难推广


  在中山走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桑基鱼塘——这个为现代年轻人忽略的事物,事实上成为了最大的牺牲品。这些岭南水乡的“镜子”被滚滚的沙土填没,取而代之的是楼房与工厂。

  我们的先祖把低洼的地势挖成深塘,饲养淡水鱼;把挖出来的泥土堆在鱼塘周围砌成塘基,在上面种植桑树;再把桑叶拿去喂蚕,蚕沙(蚕屎和吃剩的桑 叶)和蚕蛹就用来喂鱼……鱼、泥、桑、蚕,如此循环,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山人,可谓中山人最大的“恩物”。而这种循环生产系统更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为“环保金奖”。

  可是,这个“恩物”自上世纪30年代始就不断遭到打击。先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导致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大跌,中山人不再种桑养蚕,桑基鱼 塘的面积大大缩小。改革开放后,由于蚕桑业生产周期长、产值低,最终为社会淘汰,桑基鱼塘也就跟着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自1995年后,桑基鱼塘基本已经消 失。

  如果说,传承千年的桑基鱼塘,在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与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的吻合只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如今“鸭稻共养”、“桑基甲鱼互供”等一些全新的农业生态循环,正是人们对循环经济的重视。

  然而,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尽管生态循环模式所产出的食品均是“绿色”、“无公害”,而且价格也比一般农产品要高出一到两倍,但在中山各镇也鲜有大规模推广。这其中利益以及种养周期长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

  据了解,南朗镇崖口村,是南部镇区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且相对集中的村落之一,也曾经是最早一批开始推广“鸭稻共养”技术的村落。早在两三年前, 当时村里种植水稻的村民,几乎家家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希望能利用这种新技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效果并没有村民预期的那样理想,后来 村中水稻种植户陆续放弃了这种方式。目前只有罗连基经营南朗镇濠涌村水稻基地。

  罗连基也坦承,一盒10斤装的“鸭稻米”目前可以卖到80元,平均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倍左右。看似利润还不错,但是由于目前缺乏较好的销售平 台,“鸭稻米”目前仅仅靠有联系的单位食堂、熟客上门采购等方式获得销路,所以实际上并未真正进入市场。产品没有进入市场,除了无法形成影响力以外,产品 价格优势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凸显。

  而由陆海研一手创造出来的“桑树甲鱼互供”模式,在中山更是只此一家。“按照目前的产量,一年的收入也有100多万,但扣去必要的开销,其实盈利也不算太多。”尽管如此,但陆海研却对这一模式的生态性十分看好。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那么严重,人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就目前的行情来看,这样的绿色甲鱼是有市场的。”陆海研信心满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中山 蚕桑 桑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