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湖北仙桃郭河镇生态养鸡高效益


  一个万只养鸡场一天产粪2000斤,年产粪便360吨。在蛋鸡养殖大镇郭河,今年养鸡总量达到650万只,产出的鸡粪数量惊人。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也随之产生。

  近年来,郭河镇引进新的养鸡模式,通过鸡舍改造,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取得了多赢的局面。10月底,记者探访了该镇的养鸡小区,通过新旧对比,体验规范化养殖带来的变化。

  改造升级,老鸡舍带来新效益

  走进印湾生态养殖小区,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印湾村五组村民程方柱说,这是鸡舍改造升级带来的好处。

  郭河镇现有蛋鸡存栏量5000只以上的有220户,每年仅专业养殖小区的鸡粪排放量就达到15万吨。因鸡粪含水量高,不便于运输,大量的鸡粪随意流入周边的沟渠,臭气熏天,对水质及农作物产生污染,周边群众怨言很多。

  去年9月,郭河镇启动开放式老鸡舍升级改造,彻底解决蛋鸡排泄物对周边环境及沟渠造成的污染。鸡舍改造验收合格后,可享受每只鸡2元的资金补贴。

  鸡舍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治污。改造后的鸡舍采取封闭式纵向负压通风,达到零排放。

  在郭河诚成禽业公司内,记者看到,改造后的鸡舍一头安装着水帘,另一头的风机转动着,清粪道内有少量的干鸡粪,其余的被清理到设有防雨棚的粪池,运输鸡粪的水泥路也铺到了粪池边。

  养殖户王丽华正忙着清点即将装车的鸡蛋数目,她告诉记者,她们家有5万只鸡,去年将鸡舍改造升级,自动投料机一天喂三次。每天早晚两次,有专人来到这里清理粪便,运往肥料加工厂。

  据介绍,以5000只蛋鸡的养殖规模来算,鸡舍改造的成本大约需要4至5万元。但对养殖户来说,鸡舍改造以及养殖模式的更新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王丽华告诉记者,改造后的鸡舍冬天舍内温度不低于15度,每只鸡的采食量日平均比普通鸡舍少吃10克饲料。夏天气温高时,用井水循环浇灌水帘,就像“水空调”一样,让鸡舍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鸡的采食量稳定,在夏天也能保持较高的产蛋率,适宜的温度让鸡的饮水量和平时差不多,鸡粪含水量不高,便于收集和运输。

  王丽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5000只的老鸡舍到产蛋期结束时剩下4000只鸡可以卖,改造后的鸡舍至少能剩4500只鸡,淘汰率减少10%,产蛋高峰期比普通鸡舍延长两三个月。

  郭河镇已完成9个村97户120万只鸡的养殖改造,每年每只蛋鸡新增纯利2.4元,增加经济效益288万元。计划2012年底所有养殖场全部改造完工。

  科学规划,提高准入门槛

  郭河蛋鸡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延伸出十多个相关产业。在该镇,有5000多人从事饲料、搬运、喂养、疫苗、生产材料、管理等养鸡相关行业。

  养鸡要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让这一产业走上规范化、生态化、品牌化的轨道。为此,郭河镇确定了养鸡业三个转变的发展方向,即由做大求规模向做强促规范转变;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的小区养殖转变;由零门槛准入自由式进入向高门槛准入强制性审批转变。

  实现三个转变的前提,就是科学规划,确定规划区和禁养区。对全镇5个农村片、39个村的蛋鸡养殖进行整体规划,将具有传统优势、具备一定规模的小区和专业村,确定为规划区,推行规范化蛋鸡养殖。在规划区内,新建养鸡场必须达到“零排放”,否则不予放行。集镇附近片村、水产特养密集区域和蛋鸡养殖基础薄弱的村,为禁养区位,一律不发展鸡场。条件差、污染重且分散的老旧鸡场,在规定期限内无条件搬迁或关停。

  变废为宝,养鸡业健康持续发展

  鸡粪无害化处理滞后,一度污染着周边环境,影响了居民生产和生活。

  去年,郭河镇启动清洁养殖示范工程,在改造升级鸡舍之际,扶持博泰和常盛两个有机肥企业扩规升级,提高鸡粪处理利用能力。企业扩规完工验收合格后,可享受50万元的资金补贴。

  天利养鸡专业合作社有4万多只鸡,一吨鸡粪卖60元,一年卖鸡粪可以获利两万多元。

  记者在博泰有机肥业有限公司看到,从该镇养殖户收集来的鸡粪被加工成有机肥,成为抢手货,一吨有机肥卖700元。企业扩规将在年底全面完工。

  目前,该镇两家有机肥企业年处理鸡粪近10万吨,还不能满足全镇鸡粪的处理要求。下一步,该镇还将引进几家有机肥企业,真正实现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经济效益 清理 养殖小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