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一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蹲点笔记


  大榆树镇其他村子也面临同样处境,在姜家台村,村书记潘晓华向本刊记者透露:“有的村就一直没开。没烧几天就关了。”他说,以前“没人要”的玉米芯等燃料现在也要有偿购买,0.30元每斤向农户收购,一年20万斤玉米芯原料费要6万多,加上人员和维修费用,190户人家的烧饭是保障了,然而大队每年贴的15万元却是越来越艰难。

  在与秸秆气化站同样使用新能源沼气做燃料的沼气气化站,同样遭遇运行困境。

  张山营镇后庙村沼气站,是北京延庆首个利用牛粪发酵的沼气站,2007年开始正式向村民供气。本刊记者走进60岁的史桂荣家里时,她正准备烧水煮饭。“以前,在家做饭都是劈柴火烧大锅,弄得里里外外黑糊糊一片,太脏了!后来用液化气还要换罐子,又贵又不方便。”她扭开燃气开关,蓝色的火苗烧得正旺,她说,用沼气干净无毒!

  与村民热火朝天的使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书记杜皂银有点泄气:“大洋村和东乡村的沼气站都停了,贴不起,我们也要开不下去了。”他介绍说,后庙村是2007年8月建的沼气站,满足村里200户居民烧饭用水,每立方米收费1.5元,一个月一户平均30元费用,然而大队却要倒贴十余万元。眼看着冬天来了,杜皂银更犯愁,冬天需要给锅炉加温,保养费用是2万~3万元,电费也要增加到每月1300元左右,牛粪是从北边的龙旺达奶牛小区收购的,沼气站每天消耗牛粪3~4立方米(每立方米700~800公斤),每年近3万元的燃料费,加之人工费用和不定期的维修费用,杜皂银摇摇头,“贴不下去就停吧。”

  那么,延庆新能源的后期管理和运行成本是否可以通过自筹自治的方式降低成本呢?在旧县镇西龙湾村,本刊记者看到,这里的沼气站和其他村不一样,气化炉穿上了一层保暖的外衣——塑料大棚。沼气站站长赵保安告诉记者,这个棚是村里自己花钱加上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用煤升温的成本,然而,还是逃不掉每年十多万元补贴的“魔咒”。

  “老百姓使用每立方米一元多,我们的成本每立方米三元,费用没办法压缩了。”赵保安介绍说,维修费太高,气化炉内泛酸的粪便原料已将螺丝从方的腐蚀成圆的,急需更换。他表示,必须要有点补贴,如果提高用气费用会导致老百姓不使用,就更赔钱了。

  “这个不是正常的循环状态。新能源步步都是费用”,大榆树镇政府办公室马主任对记者说,镇里从2006年开始装起了太阳能路灯,的确给村里的夜间出行带来了方便,可是价值9800元的太阳能路灯用了两年就不亮了,更换电池的费用就高达近千元,灯泡也超出普通灯泡几十倍价钱,这让镇里有点吃不消。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村里陆续投入的太阳能杀虫灯上,由于缺人缺钱维修,杀虫灯也闲置了。

  延庆县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新能源在农村的应用的确存在后期运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本高,操作复杂,维修率高。“我们一直在给设计单位呼吁,新能源很多都是新发明,必须经过实践。”

  一个新能源管理办法的探索与尝试

  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延庆的阳光浴室工程、绿色燃气工程均已完成过半,并于今年7月9日,被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今年4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一文件,每个入选“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县市都将获得主要针对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以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项目的2500万元的补贴。知情人士透露,刚刚列入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延庆县,已经开始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的尝试,并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中国第一个《新能源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本刊记者了解到,迄今为止,国家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关于农村能源建设的文件出台。加上政府能源部门分散,导致各地方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延庆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有怎样的示范内容呢?

  延庆县发改委新能源与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刘宗明对本刊记者说,《管理办法》一是资产管理方面,明确归集体所有,乡镇监督使用,资产管理权属问题明确;二是完善后期维护网络,建立三级管理服务网络,把项目用好,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三是明确了对新能源项目运行管理考核,把考核纳入全县考核班子二级体系。个别村冬季没有运行要求冬季运行,通过考核体系落实维修资金,具体考核乡镇和村,目的是把项目用起来,享受到新能源的便利和实惠。通过新能源后期管护机制,延庆去年至今维修了4844盏太阳能路灯,在规模上今后不再扩大,维持现有量,定期维修使之真正亮起来。在资金保障问题方面,县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大型设备维修、电气设施完善;村委负责水、电、燃料消耗,人员工资费用,建议适当收费补贴一部分运行费用。具体的考核办法今年11月初基本可以下发,长效机制年末出台。办法的宗旨是:建成的新能源项目运行下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立方米 气化 风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