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庆城县农村沼气建设纪实


政策鼓励引导。近年来,庆城县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效益驱动等措施,强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各级政府在大力宣传发动的同时,制定奖励、补助政策,拿出大量资金扶持农民进行沼气建设,有效调动了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加快了沼气建设步伐。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该县又提出了“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形成规模”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思路,围绕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沼气循环经济,深入开展“沼气建设工作服务年”行动,再次掀起了沼气建设热潮。广大农村群众纷纷主动建设户用沼气池,养殖大户则不惜投入巨资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些企业家也纷纷跻身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行列,进—步加快了该县沼气建设步伐。

强化培训带动。为提高沼气施工技术水平,该县能源办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室内培训和现场示范相结合、骨干培训和普及培训相结合、印发资料和收看录像相结合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重点抓了技术干部、沼气技工、乡村干部和沼气用户的四个层次培训,通过逐级培训,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人员的维管水平。2010年举办培训班达91期,培训群众14817人次,印发宣传资料 12000余份,发放沼气安全使用挂图12000份,并为每个建池户配发了《农村沼气生产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要点》、《甘肃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信息手则》等科技书籍。

典型示范引导。为了切实使农户欢迎、群众受益,各项目乡镇积极组织群众到沼气使用农户观摩学习,“川区看孔桥、雷旗,山区学杨湾、中合铺,塬区赶村示范点,小康增速比住宅,清洁文明比厨房”,农户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在比、学、赶、看中空前高涨,高效示范点、示范户层出不穷。

建管并重、强化服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沼气事业的持续发展,该县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促进后续服务。全县在建池的同时,着力实施后续服务“技术入户工程”,对技术干部、管护员和建池户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路安装、灶具维修、进出料液浓度及酸碱度调试、发酵原料的搅拌、沼气池保暖等。实现了每个项目户至少有1名懂管理、会使用的物业管理明白人,同时,通过推选、培训、考试、聘用等程序,在项目村配备了64名素质高、业务精、技术硬的管护员,相继成立了17个乡镇能源站、44个村级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网点都按照“六个—”标准进行建设,即:有 —处服务场所、有—个原料发酵贮存池、有—套进出料设备、有—套检测设备、有—套维修工具、有—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并开展工作。在服务网点设立了沼气配件专柜,由管理员统—负责销售,进行跟踪有偿服务。为了解决2008年新增的15个村级服务网点沼渣沼液吸运罐没有机械动力的难题,县财政及时拨付专项资金18万元,购买了15台沭河牌SH200四轮农用拖拉机,及时发放,解决了实际困难。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化、经常化和持续化。

“惠民工程”实现科学发展

近年来,庆城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级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循环经济为中心,以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重点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生态能源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由单池建设的“单—模式”向暖棚(日光节能温室)、暖圈、沼气池、卫生厕所的“四位—体”和暖圈、沼气池、卫生厕所的“三结合”建设模式转变,并形成了塬区乡镇依托国家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畜-沼-果模式建沼气;城郊川区乡镇依托蔬菜基地,采用畜-沼-菜模式建沼气;山区乡镇依托畜牧养殖,采用畜-沼-粮模式建沼气。截至2010年底,庆城县农村人口21%使用了沼气,年产沼气450万立方米,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面积近3万亩,全县沼气农户每年增收节支2000 万元以上。城市人口80%使用液化气、天然气,还有1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开发了清洁能源,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人们生存发展的观念得到了根本性转变。2010年开始,该县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驿马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城乡—体化实验区,把西川园区建设成为全省老油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陇东油煤气开发配套产业及精细化工集中区和绿色循环生态工业园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农村沼气 相结合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