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2022年保夏粮小麦丰收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三是防治病虫,化学除草。今年冬春土壤墒情充足,田间湿度大,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几率增加。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选择对路的药剂防控。返青期是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四是以水调温,预防冻害。冻害是本区域早春常发灾害,特别是起身拔节阶段的“倒春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主动做好预案。对土壤松暄麦田,要及早镇压;对旺长麦田,要深耘、镇压相结合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旺促壮,增强抗逆能力。预防早春冻害宜在降温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轻降温对麦田的影响。冻害发生后,及时调查受冻程度,及早浇水追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二)抽穗扬花期

抽穗扬花期是减少小穗退化、增加每穗粒数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穗大粒多。

一是因地因墒,浇水防旱。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需水量较大,干旱会显著影响穗粒数。对土壤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及时浇好抽穗扬花水。对前期已浇好孕穗水、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则不浇扬花水。

二是分苗分类,酌情追肥。对生育后期不脱肥的大部分麦田,不必追施氮肥。对地力较差、前期施肥不足、抽穗前后有发黄脱肥趋向的麦田,可结合浇抽穗扬花水追施少量氮肥,延长绿叶期,增加粒重。一般亩施尿素不超过5公斤。

三是防控病虫,减少损失。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对条锈病,坚持“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0%时,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对赤霉病,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或结露、多雾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若气候条件特别适宜于赤霉病发生,隔5—7天再喷药1次。

(三)灌浆成熟期

灌浆期是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灌浆速率,争取较高粒重,丰产丰收。

一是“一喷三防”,增加粒重。通过一次性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实现增粒增重,一般能减少产量损失5%—20%,确保丰产增收。也可混喷其他水溶肥、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二是适时收获,颗粒归仓。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备好收割机及时收获,避免淋雨,预防穗发芽或霉变,以免影响小麦品质和制种田的种子发芽率。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

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河南南部,以及湖北、浙江、湖南、江西、上海全部,小麦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4%,总产约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3%,是我国稻茬小麦最集中的区域。去年秋播期间降水偏多,小麦播期差异大,适期播种小麦播期集中且出苗较好,但早播、晚播麦田苗情差异偏大,弱苗、旺苗并存,不平衡性较为突出。部分田块没有及时配套田间沟系,湿、渍害隐患大,且秋播封闭化除面积比例较少,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理想,已出现草害。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不利于晚播弱苗转化升级。春季管理重点是:坚持“促弱控旺、高效施肥、绿色防控、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分类精准管理,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争取足穗大穗、优质丰产。

(一)越冬期至返青期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越冬期不明显,仍可继续生长,重点要做好稻茬小麦沟系配套。返青期重点做好促弱控旺,构建合理群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尿素 追施 镇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