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节水增粮行动的实施改变“望天收”


  走进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沙拉哈达村时,恰好遇见了一群扛着铁锨和镐头的年轻人风风火火地向沙拉哈达村西南角走去。小伙子们说:“我们是拆土地庙去。”

  这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村,2800多亩耕地是该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沙拉哈达村所处地势西高东低,水源分布不均,水浇地和坡耕地虽然一渠之隔,但落差较大,无法实现“旱改水”的梦想。该村水浇地面积只有260亩,不足总耕地面积的1/10,而且大多数耕地属于坡耕地,由于受季风影响和水源条件的限制,当地农牧民年复一年只能“靠天吃饭”。

  多年来,村里的乡亲们只能把好收成的希望寄托于土地庙。过去每年春播夏种时,这里一个个土地庙烟云缭绕,香火还挺盛。

  如今村民们拆庙为哪般?村党支部书记老周说,去年随着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共打出新井五眼,水源条件比较理想,水源有了保障,实施了膜下滴灌。市水利设计院又规划设计,实行阶梯式远距离供水方式,使1800亩旱地实现了从“旱地”到“水浇地”身份的根本转变。

  从此该地由原来的春季“干埋”夏“等雨”、秋收不收靠“时气”的局面彻底转变为“水浇地、稳产田、香饽饽田”。预计作物亩产将由原来的三四百斤突破至千余斤。“自从村里上了节水增粮膜下滴灌项目,老百姓心里就有底了,再也没人来祭拜这个了。”老周一边指着绿意起伏的玉米地、一边诙谐幽默地说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浇地 耕地 旱地 滴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