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1”开始脚踏实地兴产业


从“1”开始脚踏实地兴产业

——看青海民和如何“联”出乡村振兴新模式
石延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全县有63.29万亩耕地,但六成以上的耕地在干旱山区。“靠天吃饭”是一直制约民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干旱山区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会有民和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个天然的瓶颈,民和县将如何作为,在产业发展中闯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

  

  一张地膜,铺出干旱山地“千斤粮”

  作为六成以上耕地在干旱山区的农业大县,毫无疑问,推动农牧产业振兴的难点在干旱山区,最终的出路也在干旱山区。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2008年,一场全新耕作方式在民和干旱山区诞生,那就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民和县试种的数千亩全膜玉米地里,破天荒地种出了700公斤的亩产量,亩均增产超千斤,被山区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神奇庄稼”。

  干旱山区种出亩产千斤粮的消息不胫而走,推广面迅速增加,粮食产量也是一路陡增。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跃居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成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的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之一。

  “虽然天冷了,但我们干劲却很足。干旱山地里只要把地膜铺上去,收成就有盼头了。”近日,民和县转导乡后坪村村民马成彪正带着家人抓紧铺膜,一块7亩多的耕地已经铺上1/3。马成彪告诉记者,像后坪村这样的地方干旱少雨,自从种上了全膜玉米,每年的庄稼收成都有了保障,去年后期虽然遭受了持续干旱,但他家的30亩全膜玉米仍然有400余公斤的亩产量。

  截至去年,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了13个年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占到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一张不起眼的地膜,让民和县的干旱山区农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粮食产量一路攀升,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7.85万吨,其中全膜玉米在遭受持续干旱影响下总产量达14.55万吨,占到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8.44%。

  

  一把秸秆,催生农牧联动“新模式”

  一场耕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的不仅是粮食产量的陡增,而且还引发了影响全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裂变效应,催生了农牧联动、草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民和模式”。

  成片推广的全膜玉米产出了大量的玉米秸秆,为民和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饲草基础。为切实利用好丰富的秸秆资源,民和县委、县政府提出农区畜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这不仅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养殖业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规模养殖户和家庭牧场。

  “以前小麦种植经济效益低下,覆膜技术引进以后,全县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民和县常务副县长石建军介绍,玉米大部分都是作为饲料,玉米种植面积加大了,以此催生出了家庭农场、牧场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6家、养殖大户1685户、家庭牧场5829户,增收效益特别明显。

  随着这场“裂变”的不断发展,全县畜牧业也迎来了深度变革。全县已建成饲草料加工企业4家、饲草加工点25家、青贮池6058座66.42万立方米,饲草加工总量达到59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58%。全县牛存栏3.8万头、羊存栏28万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解决了农户的有机肥需求,于是,民和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牧业发展“民和模式”,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

  受干旱山区农业变革的启示,民和县创新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业,一大批设施农业基地在官亭、中川、总堡、巴州、马场垣等乡镇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强力推进以优质设施果蔬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农业,努力打造具有民和特色的高原生态绿色品牌,促使设施农业产业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草莓、人参果、灵芝、赤松茸、黄桃等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以特色产业振兴稳住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玉米 耕地 粮食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