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京郊农田变良田


北京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让京郊农田变良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让京郊农田变良田

  

  京郊高标准农田水田种植区航拍图。 资料图

  数九寒冬,行驶在京郊大地,不时可见平坦的道路两侧有片片开阔平整的农田。越冬的麦田,朔风过后由近及远泛起阵阵浅绿。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两年京郊越来越多的耕地得到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也为冬日里静默单调的乡野平添几分生机和色彩。

  从体量上看,北京具有“大城市小农业”的特点,耕地面积少、农业比重小。然而,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考核要求下,北京作为首善之区,重农抓粮是一件必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职责,而且还要干得好,发挥表率作用。

  把稀有的耕地更多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是让“小农业”扛起“国之大者”的最佳路径。为此,2021年以来,北京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程,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狠抓落实,目前已完成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超额完成年度4万亩建设任务。

  

  首要目标是节水,高效灌溉实现降耗省工

  节水,是戴在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头上的“紧箍咒”,也是考核全市农业发展的硬指标。因此,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节水灌溉,成为北京农业的当务之急。

  2021年,顺义区顺利建设完成了2006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输配电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灌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灌溉条件,同时灌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

  顺义区李桥镇沿河村特菜基地是该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这里通过安装传感器探测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精准灌溉、节水降耗的目标。

  “当传感器探测到土壤水分减少到设计值,会给控制器一个灌水信息,控制器启动,对整个园区分区进行灌溉和施肥。当灌水渗透到达设定的土壤深度后,传感器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停止给这个区域灌水施肥,自动到下一个区域运行。”李桥镇政府分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的冯小辉介绍。

  在顺义区,高标准农田节水账算得很清楚。“项目实施前,村民是自己抽水漫灌管灌,水利用率较低。有项目后采用喷灌和滴灌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40%。”冯小辉表示,经计算,工程建成后,项目区内每年新增节水22万方,节水效益为11万元。

  农业用工成本也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成而降低。由于采用承压管道输水,灌溉速度快、灌溉效率高,可缩短灌水周期,节省灌水用工,大田平均每亩可节省人工1名,设施蔬菜平均每亩可节省人工3名,一年可节省人工费约37万元。

  节水的同时,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染。“原来的人工集中施肥,大水漫灌,让肥料随着水分下移,渗透到土壤深处,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氮肥含量严重超标。现在有了传感器,水渗透到根系区,就停止灌水,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地下水污染。”冯小辉说。

  

  深挖增产潜力,保质保量建成丰收田

  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如果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讲,产出高则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实践中,这个“高”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于顺义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而言,主要是通过科学灌溉达到产出高的目标。项目实施后,实现了适时适量灌溉,能有效满足作物的用水需求,通过实施科学的灌溉方法和作物灌溉制度,可有效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

  “通过以往项目经验分析,大田每亩可增产100公斤,蔬菜每亩可增产150公斤,按玉米、小麦综合单价每公斤2.4元、蔬菜每公斤6元计算,每年共计增收可达65万元。”冯小辉盘算得很清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玉米 施肥 项目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