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片韭黄“千里飘香”


一片韭黄“千里飘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紫

  

  

  一片韭黄“千里飘香”

  

  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社员在韭黄田间劳作。 资料图

  

  编者按: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元镇锦宁村被誉为“韭黄之乡”。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透气,加之岷江水流灌溉,成为韭黄种植的天堂。近十多年,唐元镇通过成立建设生产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深研种植技术、提升保鲜品质等措施,不断做大韭黄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唐元韭黄”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走出了天府之国,走向了世界各地。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元镇锦宁村,既是普普通通的郊区村庄,也是远近闻名的“韭黄之乡”。每年九月,锦宁就成为韭黄的海洋,一路走过,一路花香。乡道旁、农家院、大田地、小拱棚……处处是鲜嫩的韭黄。

  

  好土地 好韭黄

  “我们锦宁村是西南规模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葱韭类农产品出口基地。目前,基地韭黄已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200多吨,年创外汇收入40多万美元。”唐元镇副镇长高兴龙自豪地对记者说。

  锦宁村地理位置优越,优质的岷江水系,疏松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温光条件,特别适宜韭黄生产,种韭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以前。多年种植传统和现代种植技术相结合,韭黄在锦宁这片土地上根越扎越深、花越开越盛。

  高兴龙表示,韭黄受季节影响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1500-2000公斤,亩产值3万元左右。

  锦宁韭黄生产基地就位于锦宁村8组,2020年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基地生产条件优越,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禀赋造就了“锦宁牌”唐元韭黄的独特品质。

  基地采用“合作社+种植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种植大户、种植能手、规模种植户1200余户,发展韭黄示范种植3000多亩,建成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基地。

  在“五统一”管理运行机制的推动下,基地依托合作社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以订单农业方式和农贸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企对接的销售市场网络,推动产品不仅进入超市,而且远销重庆、西安、北京、上海等地,从2011年起,连续9年出口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与此同时,基地“锦宁韭黄”品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品类主要涵盖了无公害食品系列、绿色食品系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系列、出口备案基地产品系列、有机转换认证产品系列,年总产值约2.3亿元。

  锦宁的韭黄种植,改变了锦宁村的面貌,也改变了唐元镇全镇的种植传统。唐元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锦宁村种植1600亩韭黄,同时辐射周边的沙河、长林、钓鱼、天星等4个村,带动全镇种植韭黄10860亩。

  高兴龙介绍说,锦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万多元,这不仅是唐元镇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在郫都区也排在前列。

  

  大合作 大发展

  在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入口处,门口“把关员”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试、消毒、登记。“每天都会安排专人按要求对生产车间和公共区域消毒2次,凡是进入加工车间的工人,都要进行消毒,戴好口罩才能进入。”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伦边说边忙着指挥工人将刚刚清洗好的韭黄进行晾晒。

  对每一批产品都格外谨慎,他都要求工人精挑细选,把最优质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下午这些新鲜脆嫩的韭黄有50件将运往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生鲜超市,30件将出口韩国。”在他的眼睛里,仿佛看到了韭黄更广阔的市场、更辉煌的明天。

  李志伦原来在一家乡镇企业上班,1997年自谋出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辗转,他发现唐元镇的韭菜、韭黄种植有前景,就一头扎进这个看似普通的产业里。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2000年,李志伦种植的韭黄每天销售量已经达到4-5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韭黄 生产基地 土地 韭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