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把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今年年初,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正式启动。从全省抽调的1.3万余名干部分批次深入4149个村,集中一个月时间进村入户开展宣讲,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个月的时间里,直接受教育人数达97.75万人。据了解,这也是青海省连续第20年开展此项特色宣讲活动。

青海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活动是青海省推动“三农”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是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牧区社会稳定、实现农牧区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省委组织部注重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扎根乡村、融入群众、服务“三农”的工作优势,有效引导5221名驻村干部扎根乡村一线,积极探索党的“三农”政策宣讲新模式新路径,把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作为基本要求,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一讲两稳三促”活动以来,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政策宣传队”“民情访察队”。在宣讲政策中开展走访调研,在访察民情中丰富内容,将理论宣讲与群众重点关注的支农助农信息、乡村振兴战略、农牧业技术指导等有机结合,增强了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群众座谈会、庭院板凳会、草原帐篷会、马背宣讲队等丰富多样、灵活有效的宣讲形式被因地制宜应用在各地,切实提升了宣讲工作实效。

王军团是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窑庄村第一书记,在召开群众座谈会中,他将“话筒”交给群众,引导他们表达诉求、说出想法,同时用新理论、新政策解答群众疑惑,在集思广益中为窑庄村制定了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企业,走“土地资源二次整合,留守群众二次聚合,农业生产二次联合”的新路子。

平日里,驻村干部不是奔忙在家家户户之中,帮村民解决急难愁盼,就是奔走在政府部门之间,协调项目、争取政策,他们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这几天,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新华村驻村干部邓之天,正为了解决村集体有机肥厂销路不畅的问题四处奔波,他一方面向政府部门争取竞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另一方面也向周边市县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等推销有机肥,开拓市场。他说,来回奔走之间,脑子里渐渐有了解决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务工问题的办法。

在村里,总有许多小事需要俯下身子认真关注,真心实意积极作为。驻村干部只有常驻农村,才能发现、关注并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身边小事。牧区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健康问题,是在贵南县森多镇驻村的干部杨晓莹最关心的事,她通过实地走访,为牧区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联系卡”,制作并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6份,为遭遇意外事故的多杰本一家代办临时救助和低保申请,在点点滴滴中让党的政策温暖每位牧民群众。

青海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5221名驻村干部在“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中充分发挥“尖兵”作用,让单纯的政策宣讲从“务虚”走向“务实”,让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更强的实践力量、更好的社会反响。 本报通讯员 青 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载体 连续 草原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