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遍地星火串珠成链


黄海之滨,苏鲁交界,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自古就是战略要地,更是一片红色热土。抗战时期,赣榆所在的滨海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救亡图存,为赣榆区留下了50多处红色遗址。

战火硝烟早已远去,红色精神却在赣榆生根。黑林镇大树村、班庄镇抗日山村,先后入选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借此东风,赣榆区将遍地星火串珠成链,形成了以大树村、“中国抗日第一山”为基础的“一山一岛一馆一村”红色研学路线。

把红色精神变成活文化

在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的刘少奇旧居广场,村民们早早搬好了板凳,在夜色中静静等待。放映机启动,一束光打过来,幕布上出现了《宋庄战斗》四个大字——电影开场了。看着银幕上活跃的人影,孩子们对枪林弹雨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为什么要打仗,他们为什么不怕牺牲?一个个问题在孩子们心头萦绕,红色基因在此刻传承。

今年54岁的徐勇,在黑林镇文化站当了20多年的电影放映员。无论是过去骑着满载设备的自行车摸黑走在泥泞土路上,还是现在开着汽车行驶在村里顺畅的道路上,他早已习惯在孩子们的簇拥下为大家放映红色电影。“几十年来,我也尝试着放其他电影,换来换去,村民们还是爱看红色题材。”

1942年6月17日,刘少奇随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局115师师部来到大树村。罗荣桓、陈光同志为他安排了住所,住在村民熊方蓬家,前后共25天。

在大树村期间,刘少奇十分关心地方上的减租减息和群众生活,115师师部给刘少奇送了两袋小米,他转手就送给了大树村生病的村民熊方标。“多年来爷爷一直珍藏着救命的黄米袋子。他在弥留之际,特别交代要保存好米袋,要不忘这份恩情,要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熊方标的孙子熊传勇,现在刘少奇旧居任管理员。

文化内涵是红色资源的灵魂,它不应该只放在博物馆里。2021年入选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后,大树村按照“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将刘少奇在大树村的事迹重新进行了梳理,还将刘少奇旧居广场整修一新,为村民提供生活和文娱的公共空间,将红色文化场景与村民生活实现融合。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不只在大树村。30公里外的班庄镇抗日山村,是抗日山烈士陵园所在地。1941年,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发起了青口战役,担任掩护任务的18名战士,没能及时撤出青口。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用生命写下了英勇杀敌的史诗。为了纪念牺牲的将士,广大军民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筑塔、建造陵园。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红色精神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今年99岁的顾延泗,是抗日山村的老石匠,据他回忆,当年建设抗日山烈士陵园时,村民自发加入,当时年仅16岁的他也在其中,因营养不良、身材瘦小,战士给了他一个热腾腾的馍,“那块热馍的温度从手掌一直暖到心头,是我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如今,抗日山村许多家族在续修谱牒的时候,都会把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和弘扬抗日山红色文化写到家谱当中。抗日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德秋介绍,村里已正式将传承抗日山红色精神列为红色村风村训,激励广大村民继承和发扬抗日山村的革命优良传统,传承和弘扬抗日山村的红色文化。

青山有幸,抗日山烈士陵园埋葬着1800多名烈士的忠骨,塔碑下镌刻着3576名烈士的姓名,每年的清明节和其他重大节日,抗日山村家家户户在祭祖的同时,都会设置牌位,缅怀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

站在台阶上,刘德秋指着塔碑上一个金色的名字说:“这是我的大爷刘广学,是我们抗日山村走出来的战士,也是我们村唯一的烈士。”2021年村“两委”换届,刘德秋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我听着大爷的英雄事迹长大,也一直把他当作榜样,大家信任我,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把红色资源变成活教材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试什么?赣榆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认为,最主要的目标,是要让沉睡的红色资源成为教育后人的资本、富民兴村的资产,真正穿越时空、照进现实,“这是党性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作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赣榆要探索的,就是如何让红色资源成为新时代党性教育培训的‘活教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蓝莓 土地 锻炼 小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