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新中村,在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上,大丰各镇(街)和村(居)都有“妙招”。大中街道将管护工作整体对外发包,明确外包公司只有顺利通过各级组织的月度考核和不定期抽查,才能按季度获得财政补贴;刘庄镇则利用原对外发包费用,在友谊村、光荣村等村试点成立物业公司,就地选聘村民负责村庄环境日常管理维护。
为了让更多农民主动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尤其是长效管护工作中来,大丰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今年3月,大桥镇在方向村、洋南村和中港村的4条河道内开展村民入股“以鱼养河”试点,按照每股100元发放400余股,每户村民限购1股,年底可得价值300多元的活鱼分红。
“村民们积极性很好,都争着入股!”大桥镇镇长朱一鸣说,“以鱼养河”既净化了河道水质,又增加了部分村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家自觉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尤其是入股的村民,个个当起了义务监督员,决不让垃圾入河,河道两岸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也彻底改善。
“无论是‘以鱼养河’,还是积分换商品,抑或是绿色庭院、文明户评比,都是为了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农民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常态长效管护的‘主角’,推动村庄面貌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韦桂和说。
丰富乡村内涵 农旅融合产业兴
河水荡清波,鸟儿鸣啾啾,白墙黛瓦的连栋小楼整齐有序,旧轮胎、废篱笆装点的“节点小品”朴素别致,老人带着孩童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走进刘庄镇友谊村新型农村社区,干净、整洁、清新、和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刘庄镇党委书记黄磊介绍,友谊村新型农村社区建在城边,连接乡村,既保留了村落原有肌理,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既方便农民田间生产,又有利于农民务工就业。社区建筑古色古香,传统元素丰富,与文化产业名镇建设“形神俱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各个方面,绝不能搞脱离农村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形象工程。”韦桂和说,全区将农房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机结合,农房宜改则改、宜建则建,更加注重保护村庄生态环境、自然禀赋、历史要素,切实留住乡愁记忆。
村庄变美了,生活更甜了。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深入推进,大丰着力在“点”上打造亮点,“线”上做出风景,让乡村融入全域旅游产业链,助推富民经济蓬勃发展。从2020年起,全区每年高标准打造15条镇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观摩线路,每个镇(街)至少打造3个人居环境示范村、每个示范村至少打造3个示范点。
三元村、三渣村、三新村是草堰镇打造的3个示范村。其中,三元村村级主干道将AAAA级景区梦幻迷宫一分为二,西侧有植物迷宫和农业生态园,东侧有拓展训练和国防教育基地。草堰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镇里在植物迷宫南侧选址建设了新型农村社区,在村民的建议下,镇里正和景区协商,增设植物迷宫南门为社区引流,带动更多农民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可看、可游、可宿的景区联合体。
党的十九大代表、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说,得益于村庄环境越来越好,村里的“梨文章”也越做越活,全村已形成早酥梨种植、果品加工、旅游度假、非遗文创四大特色产业。2021年,恒北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500多万元,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大丰素有“北上海”之称。20世纪50年代,10多万名上海青年响应号召,赴大丰开垦沪属上海农场,铸就了大丰与上海的深厚情谊。进入新时代,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的游客纷纷慕名来到大丰,在鹿园深处、花海丛中、湿地岸边,看乡间美景、品乡野美食、住乡里民宿,为“北上海”称号注入了新内涵,当中呈现着百村千户的新环境、新面貌、新气象,更涌动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新动能、新活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19/34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