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贵州仁怀:

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刘玲玲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自从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收入很稳定,都在两万元左右,这得感谢我们的领军人才陆银芳,是她带领我们大伙儿一起致富……”近日,在贵州省仁怀市鲁班街道八竹村赤脉泉水有限公司车间内,村民姜培伦一边搬运着灌装好的桶装水装车,一边高兴地说。

  村民口中的陆银芳是八竹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陆银芳第一件事就是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但八竹村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该村农耕产出经济效益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

  “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灵。”陆银芳感慨道。

  仁怀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为破解村级组织“前无领军、后继无人”等难题,当地探索实施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途径,吸纳更多年轻优秀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让领军人才带好头,仁怀市围绕“一人一策、一村一策”培养机制,帮助培养对象厘思路、找项目、调资源,在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立足于八竹村交通便捷、水资源优质,在“双培养”政策扶持下,陆银芳主动对接企业,成功引进赤脉泉水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吸纳33户群众入股村合作社,通过公司化的运作,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今年上半年,我们桶装水业务产值近100万元、瓶装水业务产值近20万元,按照合作社以30%入股比例,村集体经济可增收5万元,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陆银芳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过程中,仁怀市还同步推进后备力量培养工程,以中职学校、党校为主要培训平台,按照“前置选调、入学跟培、跟岗学习、跟踪管理”的思路,在职校优等生中“挑一批”,在外出务工经商能人中“引一批”,在农村青年人才中“选一批”,分批次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年轻骨干培训,培训合格后将优秀毕业学员选派到村级组织、集体经济、龙头企业锻炼。

  19岁的陈前芳是仁怀市九仓镇小湾村人,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3月,仁怀市实施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培养工程,她有些心动,第一时间报了名。

  “职校学生除了要上自己的专业课程外,每周还有乡村振兴课程,内容包括综合素养等理论课,食用菌种植、辣椒栽培等实操课,其间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认岗实习。”仁怀市中职学校副校长汪兴艺对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培养作了介绍。

  “全家人都替我高兴哩,我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了。”2021年,陈前芳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为九仓镇小湾村“两委”后备干部。入职一年多,陈前芳已经参与了多项重要工作,解决处理矛盾纠纷,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陈前芳被群众高票推选为小湾村村委会副主任。

  在后备力量培养过程中,仁怀市采取“种子班、速成班、订单班”等方式,组织市域内专家教授,从思想政治、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学员进行授课,通过现场教学、外出学习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后备人才成为“村级组织用得着、产业基地留得住、自主产业干得好”的多面手。

  目前,仁怀市已选拔培养村级组织领军人才124名、充实乡村振兴后备力量960名。其中有12名领军人才顺利进入村干部队伍,101名后备力量到村顶岗实习,共领办集体经济项目39个,带动4000余名群众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组织培养 锻炼 经济效益 外出务工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