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联”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联”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贵州息烽县以“三联”模式兴产业促共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初冬时节,走进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石硐镇中坝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映入眼帘,猕猴桃树上结满了果实,村民黄雪梅正在分拣装箱已成熟的猕猴桃,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中坝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猕猴桃山地特色产业,建成了2400亩猕猴桃园区,助力当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今年11月被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近年来,息烽县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深入实施“筑固工程”,探索支部联建、村企联动、党群联干“三联”模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推进共同富裕。

  

  支部联建,实现资源共享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说起养龙司镇灯塔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有敏感叹道。灯塔村之前由于发展力量不足、资源薄弱,集体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通过与邻近的堡子村抱团发展,仅仅一年的时间,集体经济就从2000元变成了23万余元。

  2021年10月,堡子村和灯塔村通过多次协商,决定抱团发展,并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引进贵州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堡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25%+25%+50%”的分红机制进行利润分配,即堡子村占25%、灯塔村占25%、贵州海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50%,通过种植和收购百香果委托第三方代加工厂加工成果脯、果汁等产品,并进行线上线下销售,才一年时间两个村就分别获得了10万元的分红,还带动2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今年5月,堡子村、灯塔村两个村党支部继续互动,按照之前“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在堡子村流转林地30亩,引进100头可乐猪、50头黑毛猪发展林下养殖。目前,已经预售100余头生猪。

  为拓宽增收渠道,今年9月,两个村继续深入合作,由6名村干部和19名群众出资成立塔子农资合作社,建立“7111”利益分配模式,其中出资的股东占70%,堡子村、灯塔村分别占10%,另外10%用于防止脱贫监测户返贫支出。“随着我们灯塔村和堡子村的深入合作,今年各村集体经济预计再增加15万元以上。”堡子村驻村第一书记金筑说道。

  近年来,息烽县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探索支部联建互助,资源互补共同发展模式,相继打造了百果飘香、多彩阳朗、美丽南山、红壤碧珠等15个田园综合体,着力探索田园综合体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在田园综合体内,各村或相关单位联建互助、资源互补、抱团发展,解决了发展力量薄弱难题,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全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村企联动,实现群众增收

  “我不仅每月有4300元工资,年终还能获得5000元的分红,另外还有年终奖1万元呢!”在温泉镇兴隆村生猪养殖场务工的黄立仙笑着说道。

  2017年,兴隆村以“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方式,在贵阳银行的帮助下,引进贵州省富之源公司,总投资1486.6万元建设了占地50亩、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养殖项目,还通过引导村民以银行贷款、承包地、劳务入股公司,构建了集体股、资金股、资源股、劳务股“四股融合”生猪养殖运营机制,形成“入一份股、打一份工、创一份业、建一亩园”的“四个一”增收模式。

  2019年来,入股的72户群众每年获得分红资金5000元,村集体按照第一年固定分红2.4万元,之后每年递增4000元。截至目前,村集体已累计获得分红8.4万元,农户分红100余万元。还给当地10余户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增收4万余元,年终还有1万至1.7万元不等的奖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枇杷 猕猴桃 南瓜 林地
上一篇 : 要闻简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