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四代人的乡村教育坚守


  “躲在被窝里真不想起床,有时候忍不住跟奶奶和妈妈诉苦。”家人了解情况后,就经常开导、鼓励她。奶奶说:“你一个人在乡村的坚守,换来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乡村走出去,这是大德也是大善……”好在有同样情况的不止邝文媛一人,学校有位叫李俊民的同事,家也在县城,往返学校总开着一辆“朴素”的面包车。虽然车窗不严实,风一直往车里灌,但是时间灵活,比赶城乡公交方便多了。于是在县城居住的五位同事,就“众筹”每月油费,每天早晚往返于城乡之间。有了同伴,车内少不了欢声笑语,也就感觉不到孤单和寒冷了。

  在家人的鼓励和同事的陪伴下,邝文媛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孩子们既是师生,更是朋友。2020年全县教学质量抽测,孩子们的成绩从倒数跃升至乡镇中学第2名,提高了12个名次。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她之前面对的只是一点小困难。比起曾祖母、奶奶和妈妈她们当时的教学条件,邝文媛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奶奶经常回忆,以前的乡村课堂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教材数量还需提前报,以备印刷。学生没有课本,老师就自己用简易的工具刷子给学生印出部分内容。不仅如此,她们那时候经常饿着肚子,还要干农活,一边纺线一边备课。“以前的一块黑板变成了现在的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一根网线让在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也能足不出户了解外面的世界,享受全国各地优质教育资源。和爷爷奶奶那时候不同,我们乡村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新’乡村教师。”邝文媛感叹。

  “当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出息。”胡会燕是邝文媛的学生,她的母亲常年生病,有时候还会到学校门口喊孩子,无疑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邝文媛便把手机号码给了胡会燕的妈妈,邝文媛来向孩子转达,也在转达中“过滤”掉影响孩子的东西,能解决的邝文媛在未转达之前就帮孩子默默解决掉。去年,胡会燕考上了师范学校,邝文媛感到很欣慰。

  为他人抱薪者,同样得到他人的温暖回馈。有次邝文媛去赶集买菜,卖菜的大姐听说她是自己女儿中学的老师,忙不迭地又扯个塑料袋装上新鲜蔬菜,说她女儿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去年考上了重点高中,非常感谢老师们。“大姐把菜一个劲儿地往我手上塞,说什么也不要钱,没办法,我扔下钱就赶紧跑了。”

  “小时候听奶奶、妈妈讲类似的故事,觉得离我自己很遥远,也没什么切身感受。但真正当了乡村教师后,才明白了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邝文媛说。唯有读书高,对农村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乡亲们对娃娃都有很高的期望,也因而对老师们有特别的热情和尊重,这让她深刻感受到乡村教育的意义。

  乡村教育不只是乡村教师的责任,而需要社会的合力,尤其需要政策的推动。再穷不能穷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脱贫攻坚更是带来乡村教育新面貌。作为曾经冀鲁豫三省交界的贫困县,大名县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是这场战斗的见证者,更是这场胜利的受益者。

  如今,义务教育学校不仅免收学杂费,还对贫困学生发放补助,这里不再有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适龄儿童,饿着肚子上学的情况也已经成为历史。“当年,我们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一家一家做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郭秀芳说,“还是现在好啊,家长们抢着把孩子们送到学校,还是国家富裕了,强大了。”

  农村孩子在学校里的各种生活细节也得到了保障,比如学生们有免费的营养餐,邝文媛给我们介绍,“鸡蛋、牛奶是固定的,每天还在沙琪玛、蛋糕、饼干、面包、核桃仁中选加一种,一周都不重样。”

  邝戎生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是他和老伴儿的乡村教师从教30年荣誉证书。“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作为老教师,邝戎生夫妇无疑是光荣而幸福的,而这份荣誉,也不断激励着后辈,激励着以邝文媛为代表的新时代的青年乡村教师们。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65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测验 雨水 大雪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