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四代人的乡村教育坚守


  当地民风淳朴,吃饭都到大街上吃,而且可以互相吃对方的菜。为了让学生多吃一口,曾祖母常常饿着肚子。而且为了让学生腾出更多时间读书,她就帮学生割草喂牛、喂猪。邝文媛总在想是什么让曾祖母这么一位南方城市来的文化人一头扎进北方农村的?后来渐渐明白,那个年代,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就长在了那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心中,而他们的教育经历又深深地嵌入与共和国同成长的年轮里。

  曾祖母去世时,邝文媛刚刚6岁,并不太了解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记得当时家里陆续来了很多曾祖母的学生,每个人都来含泪送她最后一程。“沉痛哀悼,先生千古”,挽联上的8个字有重量,更有分量。

  投身乡村、致力教育的精神是曾祖母为这个家留下的丰厚遗产。邝文媛的家里一共有12位教师,且他们大多是乡村教师。乡村的教育环境一直在变化,但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她的家人没有一天离开过。

  

  牛棚小学

  跟着邝文媛,我们拜访了她的奶奶郭秀芳。环顾四周,干净整洁,是典型的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环境。郭秀芳说:“我婆婆是个了不起的人,‘等号的两横必须整整齐齐,端端正正,做人也是如此’,这句话影响了我几十年。”端详郭老师,她也的确做到了: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搭配得体的服饰,哪怕是坐在沙发上也是板板正正的姿态……

  “那是1958年,我记得清楚得很,那会儿我才17岁,比文媛还小呢。考上了师范速师班,学校离家有四十里地。我一个人背着行李,步行去求学。也是年轻,一路没觉着远,也没觉着累,就光顾高兴了。”两年后,因为急需老师,郭秀芳速师班提前毕业。由于成绩优异,成为一名师范附小的老师。也是在这里,她结识了邝文媛的爷爷邝戎生。

  婚后不久,邝戎生夫妇听说一个叫白仕望的村子适龄学生很多,但因为各种情况,村小已经停办了很久。不能让孩子没学上!于是夫妻俩主动请缨,离开了令人羡慕的师范附小,去到了当时“没教室、没老师、没学生”的白仕望村。

  “那会儿条件真是艰苦,跟现在没法比。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肚子都填不饱。我们刚到村里的时候,住的地方都没有,就找了间牛棚,白天就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学生。”经过不懈努力,五个年级两个班的白仕望小学就这样重新开学了。没教室,就在牛棚里上课。“1963年3月,我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文媛的伯父就出生在牛棚里。”

  郭秀芳接着说:“条件苦是苦,但是精神上很富足。当地村民都知道读书认字是件好事,对我们很照顾,把我们当成村里人,不管是生产队过节杀猪还是村里分水果、蔬菜,都有我们一份。”

  1963年8月,海河特大洪水来临,牛棚被淹。教室没有了,但教学不能停下。于是,水位每升高一次,教室就搬到更高地势的社员家,先后辗转了七个地点教学。“带着学生们往高处走,在村民的门楼里讲课。连搬教室的路上,我们都在背古诗。”

  为了不让农村孩子掉队,不管他们身在哪个村子,每个周末,夫妻俩都坚持义务给有需要的学生补课,这一补,就是四十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所在的村子学生成绩都很好,这个“牛棚小学”,也渐渐地变成了重点小学。

  1968年,国家号召“公办教师下放,生产大队来办教育”,邝文媛的爷爷奶奶回到了老家——大名县西未庄乡。

  “西未庄乡很大,又赶上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小学生很多,教室都容不下。”郭秀芳就想,在白仕望村,牛棚都能当教室,课比天大,什么困难都不能大过给孩子们上课!于是就把自己住的房子腾出来当教室,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小板凳,把土坯当课桌,奶奶就在土坯台上讲课。新的班级,又诞生了。

  当年的那批学生,现已成为社会栋梁,大名县西未庄乡白水村小学校长郭炳山就是当年的学生之一。“老师要求很严格,那时候别的学校糊窗户的纸总是被顽皮的学生弄破,但我们的窗户纸都黄了也没有人动。而且老师在周末都会义务给大家补课,就怕我们比别人差。”回忆当年,郭炳山仍是满满的感动与自豪。

  老师的严格和付出换来了学生的优秀和成长。1980年,奶奶的学生安磊因为母亲工作的原因转到北京去上学,经学校测验,安磊跟上北京的教学进度完全没有问题。“去北京的时候还是很忐忑的,毕竟是首都啊,就怕自己跟不上。”听到测验结果后特别激动,赶紧给郭老师写信报喜。“他在信中说北京的老师也很惊讶,农村培养的学生,竟然已经达到了大城市的水平。”谈及此,郭秀芳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欣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测验 雨水 大雪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