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守住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的四条底线


2022年8月23日,课题组部分成员到宣恩县考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国土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课题组


在新发展阶段,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密切相关的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流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升级,优化国土空间,为现代农业要素在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自由流动、重新组合,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经济循环畅通,应重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循环畅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应着力通过“强县工程”,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具有较高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结合湖北省实际,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守住四个底线、助力四个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一、守住四个底线

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在农业生产空间范围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

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进程。在保障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零星生态用地与零星耕地“空间置换”的办法,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工程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户权益的条件下,通过整治位于农业生产空间中的“空心村”,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工程。

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适宜性原则,有序开垦宜耕的荒山荒坡资源,通过复垦空废、宜耕的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新增耕地质量。

满足多样化食物需求。树立“大食物观”,根据适宜性原则,利用低效林地和荒草地,发展油茶、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产业;利用低效园地和荒草地,发展柑橘、脐橙、葡萄、桃梨、柿子等特色水果产业。

利用耕地资源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严格控制“回形沟”的宽度,发展“稻虾共生”循环农业;围绕生猪重点农业产业链,配套实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等措施,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化行动;在城市郊区和蔬菜生产区,在实施田块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稻-菜”“稻-油”“稻-绿”轮作,维护地力。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流域安全”底线

保障流域用水安全。协调配合国家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加强流域内小型河流和湖泊的堤防建设;整治流域内淤积的河流、水库、当家塘堰,确保排洪排涝顺畅,增强蓄水调节能力;合理利用水库湖泊、山泉水和自来水等,因地制宜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保障流域水体环境。在河流上游采取山坡防护、山沟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在河流中下游,大力实施两岸清洁整治行动和绿化行为,使河流生态廊道建设与城乡居民休憩游乐场所建设相统一;在与县城、建制镇污水治理市政工程相协调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居民点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解决河流湖泊外源污染问题;实施污染河流、湖泊、塘堰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解决其内源污染问题。

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坚持保护与治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通过小流域生态安全,促进整个流域生态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控、奖惩并重的原则,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对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等敏感脆弱区域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基于自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是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开展的人类活动,但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应因地制宜,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重点生态节点,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生态保护 定位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