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课题组部分成员到宣恩县考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国土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课题组
在新发展阶段,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密切相关的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流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升级,优化国土空间,为现代农业要素在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自由流动、重新组合,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经济循环畅通,应重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循环畅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应着力通过“强县工程”,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具有较高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结合湖北省实际,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守住四个底线、助力四个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一、守住四个底线
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在农业生产空间范围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
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进程。在保障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零星生态用地与零星耕地“空间置换”的办法,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工程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户权益的条件下,通过整治位于农业生产空间中的“空心村”,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工程。
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适宜性原则,有序开垦宜耕的荒山荒坡资源,通过复垦空废、宜耕的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新增耕地质量。
满足多样化食物需求。树立“大食物观”,根据适宜性原则,利用低效林地和荒草地,发展油茶、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产业;利用低效园地和荒草地,发展柑橘、脐橙、葡萄、桃梨、柿子等特色水果产业。
利用耕地资源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严格控制“回形沟”的宽度,发展“稻虾共生”循环农业;围绕生猪重点农业产业链,配套实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等措施,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化行动;在城市郊区和蔬菜生产区,在实施田块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稻-菜”“稻-油”“稻-绿”轮作,维护地力。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流域安全”底线
保障流域用水安全。协调配合国家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加强流域内小型河流和湖泊的堤防建设;整治流域内淤积的河流、水库、当家塘堰,确保排洪排涝顺畅,增强蓄水调节能力;合理利用水库湖泊、山泉水和自来水等,因地制宜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保障流域水体环境。在河流上游采取山坡防护、山沟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在河流中下游,大力实施两岸清洁整治行动和绿化行为,使河流生态廊道建设与城乡居民休憩游乐场所建设相统一;在与县城、建制镇污水治理市政工程相协调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居民点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解决河流湖泊外源污染问题;实施污染河流、湖泊、塘堰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解决其内源污染问题。
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坚持保护与治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通过小流域生态安全,促进整个流域生态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控、奖惩并重的原则,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对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等敏感脆弱区域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基于自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是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开展的人类活动,但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应因地制宜,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重点生态节点,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4.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守住“社会安全”底线
提升农民参与程度。在农用地权属调整、居民点迁并等涉及农民利益的整治环节中,尊重农民利益诉求,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局面,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持政府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制度,积极引导、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畅通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收益渠道,防范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
二、助力四个建设
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载体建设,为现代农业要素在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自由流动、重组创造条件,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围绕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助力现代制造业发展。围绕县城或建制镇有关汽车、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建筑、纺织等产业的零配件生产基地或工业园区,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助力“双循环格局”构建
全面促进“农业国内大循环”。通过农用地综合整治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农产品供给种类,提高农产品供应质量;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农业国内大循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提升农村生态宜居性和农村休闲旅游的吸引力;加强农村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国内大循环、农村循环奠定基础;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打通农村循环的堵点,弥补农村循环的短板。
努力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利用农业科技优势、资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探索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同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作出农业领域的贡献。
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助力“强县工程”建设
根据人口增减和产业发展情况对县城进行科学分类,提炼出不同类型县城人口增减和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明确县城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实施县城低效建设用地片区化综合整治,在县城打造新型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教育培训服务园区、文化旅游服务园区等各具特色的新发展格局示范区,进而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
4.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应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要注重将当地优秀文化与重点农业产业链相结合,使当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产生“文化增值”的效果。修建村史馆、农史馆、文化墙、纪念碑等公共设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村民的文化创造力,尊重乡村文化能人与本土文化队伍,发挥其乡村文化振兴“主力军”作用。(课题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杨钢桥;副教授 赵微;讲师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