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童洋村回望


童洋村回望

戎章榕

  秋雨淅沥,告别童洋村之际,回望正在修缮中的刘氏宗祠,联想适才采访时看到的一年前拍摄的几近坍塌的古宅照片,庆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这座明代老建筑重焕生机。

  回望童洋村,此刻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感动。

  前来送行的刘高栋、卢渊霖,是童洋文化园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努力,不仅盘活了童洋村的老宅,而且使童洋村列入寿宁县打造的10个金牌旅游村之一。

  童洋村位于闽东寿宁县清源镇,有700多年建村史,以始住村民姓童而得名。明初刘姓由浙江庆元迁入,走出了20多位举人。童姓后来虽迁居他处,但村名“童洋”一直沿用至今。

  童洋村有历史,也有故事。如何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如何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我看到村民积极参与传承保护优秀乡村文化的新形象。现年37岁刘高栋就是其中一位。“高栋”不高,但他却是民间收藏界的高人。卢渊霖同样在书画界不可小觑,作品屡屡入选全国性书法展,多有获奖。退休后,依然挥毫不辍。2019年至2020年,他与刘高栋联袂合作,在县城举办“寿宁艺术展”,展出书法、篆刻、国画、木雕、石雕、瓷器等20多种艺术品计千余件,广受好评。

  这激发了他俩更大的梦想,能不能办一个永不落幕的民俗艺术展呢?选址就定在刘高栋的家乡童洋村。寿宁历史上两条古道(车岭和九岭)在此交汇,当下着力打造的8条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的两条经过该村,可谓得天独厚。更重要的是,童洋村还拥有28栋保存相对完好的集中连片古民居,尽管早已废弃,年久失修,但对于钟情于文物收藏的刘高栋、对于热衷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卢渊霖来说,都是眼中的宝呀!

  如果说卢渊霖是讷言敏行、富有灼见的谋划者,那么,刘高栋则是外拙内秀、立言立行的实干家。2020年8月童洋文化园项目正式落地,刘高栋凭着多年走四方收集老物件的经验,做乡亲们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征得村民同意,完成村内闲置老宅流转工作。在县、镇、村的支持下,老宅修缮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尽量保持古民居原始面貌。群众也自发拆除鸡鸭棚舍,极大改善了童洋村的人居环境。

  在修缮老宅的同时,童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文旅模式,凝聚了刘高栋、卢渊霖、叶春林、刘锋、吴杺瑶等一批有情怀、有梦想的乡土文化人才,共同创办童洋文化园,准确地说,是乡村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明清以来闽东民俗文化。有古典家具馆、刺绣馆、竹编馆、北路戏曲艺馆、云子书画馆、洞宫书画艺术馆、茶博物馆、考工馆等。自2021年春节开园以来,游客每日络绎不绝。

  在竹编馆,一个竹制吊篮可以打水,足见工艺之精湛。寿宁县盛产高山乌龙茶,茶博物馆展出的各式茶壶、茶坛、茶罐、茶篓、茶盘、茶号等,生动展现茶文化内涵。一边参观、一边听介绍,目前童洋文化园已开办13个馆,还将开设梦龙书院、农耕文化馆等。刘高栋、卢渊霖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回望乡村、反哺乡村的文化善举,将渐行渐远的乡村重新纳入现代人的视野。唤起乡愁记忆,让人们寻味乡村故事和厚重人文历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向前看,但回望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让乡村留下更多的传递传统文化信息的“活证”与“实证”,才能更好地留住乡愁、乡风、乡韵,使乡村的未来更美好。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什么是闽东特色?那其中一定离不开地域文化。为此,新一届寿宁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山区发展增长极,建设乡村振兴新样板”,“新样板”正是努力实现闽东特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高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