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给村民带来什么?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村民还是那些村民,村里的生活环境却大大改善。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机结合,宿城区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提升,拆除村庄违建13.07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15.21万吨,绿化美化树木69.5万株,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改善,在留住乡村味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到社区生活。

  除了村庄“颜值”的提升,在宿城区蔡集镇农村工作局局长孙猛看来,群众主体意识的提高是公共空间治理带来的更为宝贵的财富。

  老树、老钟、老屋,这些蔡集镇牛角村的乡愁记忆已经不单单属于村民,宅基地腾退、闲置地整理、侵占地回收等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开展,充分盘活牛角村的集体土地资源,村里的民宿、农家乐等乡村特色资源也唤起了市民对农耕文化的向往。

  “游客来得多了,村民更有主人翁意识了,会更加注意对村庄环境的保护。”孙猛说,“过去我们觉得公共空间治理是公家管好公家事,但在实际过程中,也带动了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基层治理从‘被动治理’转变成‘全民参与’,真正实现了共有、共治、共建、共享。”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成果能否变身“聚宝盆”?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实惠。如何把治理成果转化为村民“钱袋子”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是保护治理成果、保证治理工作延续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江苏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给出了多元化答案。

  宿城区田洼村、苗圩村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细碎地块、沟渠路道被整合,一个村能整合出200多亩土地,村里有了发展产业的空间,适度规模经营有了成长的土壤。温室大棚盖起来了,果蔬花卉种起来了……田洼村党支部书记吴沅锴告诉记者,建好的温室大棚里主要种植越冬果蔬,仅土地流转一项每年就能为村集体带来20.2万元的收入,“公司+农户”的模式让200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

  “跳出传统的租地理念,空间本身也可以增值。”300多公里外的溧阳市戴埠镇松岭村,村党总支书记杨勤春对公共空间如何治理有更“前沿”的看法与尝试,“可以多探索公共空间的价值层次,山上不只板栗毛竹可以赚钱,绿水青山的环境资源用好了同样可以赚钱。”

  松岭王家村户籍人口有133人,但常住人口仅有30余人,年龄最小的也66岁了,对这样一个曾经以矿产闻名的山村而言,发展农业产业注定“先天不足”,怎么办?提升村容村貌、增强村民环境卫生观念、以点带面打造示范样本……公共空间整治为王家岭村打开了发展切口,也为下一步利用公共空间增加集体效益打下了基础。

  “我们用老矿场的两栋工作坊改建了11间民宿,效果很好,给村民打了个样。之后盘整村庄建设空间,全面摸排全村农房规模、布局、利用状况等信息,做好村民意愿需求调查,为村民‘量身定制’流转方案,村民接受度自然就高了。”杨勤春介绍,现在,村里54户村民已有27户有意向签约参与“美丽乡村+精品民宿”项目,11户已与村集体正式签约,闲置公共资源正在变为村民的致富资产。

  “山村地理是发展产业的劣势,但换个思路想也是‘弯道超车’的优势。”戴埠镇副镇长吴俊认为,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放大环境资源优势,可以盘活村民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创新多元路径方式助力村民增收。

  “在乡村公共空间整治过程中要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村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徐雪高表示,观察江苏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及管护机制方面的探索可以发现,只有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才能调动村民参与公共空间治理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政府急、村民闲,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试验区 土地 清理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