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乌蒙深处唱响高原新牧歌


  “大关县目前生猪存栏量达到22万头,对面山头上东方希望集团养殖场全部建好后,存栏量能够翻倍。”大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肖恒林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指向远处山顶正在建设施工的地方。

  保障生猪生产是稳经济、稳民生的大事,昭通作为全省生猪养殖大市、生猪调出区之一,更是责任在肩。

  2018年以来,受生猪生产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在2019年昭通市生猪存栏下降了8.4%。

  为应对挑战,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生猪产业推进会,建立生猪生产监督核查工作组,建立恢复生猪生产核查通报机制,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全覆盖开展实地监督指导。此外,市委、市政府还重视落实好生猪奖补资金申报工作,确保符合申报条件的经营主体不落一户。

  努力得见成效,昭通生猪产能在2020年恢复到常年水平,当年生猪出栏430.57万头。

  同时,为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昭通坚持招大商引大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破解生猪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养殖风险大、效益低等瓶颈问题。

  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畜牧局长马江林介绍,昭通已引入东方希望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养殖龙头企业落地发展,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目前昭通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圈舍462栋,建成仔猪扩繁场18个,能繁母猪存栏1.91万头,在建仔猪扩繁场6个,设计能繁母猪存栏3.77万头,年提供仔猪103万头。

  为促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昭通市还建起了饲料加工厂和生猪屠宰厂。屠宰加工环节上,昭通已建成年屠宰产能20万头的大关佳益生猪屠宰场,并在规划建设其他项目,预计全部落成后,昭通市年生猪屠宰量可达百万。

  

  山里产犊场里养——

  

  “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壮大肉牛养殖群体

  从昭通市城区往南行进15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村,远远望见前方醒目的蓝灰色罐状建筑。走近才发现,这是一处家庭养殖场的沼气发酵罐。

  “那个沼气罐有1700立方米,可以处理我们肉牛养殖场的全部粪污。沼气可以发电,沼渣可以用来种菜、种蘑菇,沼液拉去种苹果。”碧昊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施宗成介绍,“目前我们肉牛存栏200多头,今年每头牛能带来6000元的收入。养殖场向农户收购小牛,再进行育肥出售,目前带动了50户农户养殖肉牛。”

  “山里人喜欢养牛,很多家庭都会养10头左右。”昭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刚介绍,周边地区有2000多户肉牛散养户,“小规模,大群体”是昭通市高原特色肉牛产业正在探索的发展道路。

  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琪告诉记者,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路线,合作社实现了“四个倍增”。“一是合作社社员增长,由成立之初的16户,发展到如今的1160户,增长72.5倍。二是肉牛存栏量增长,由最初的48头,发展到当前的3680头,增长76.6倍。三是肉牛年出栏量增长,由20头,发展到1200头,增长60倍。四是养牛收入增长,由成立时的45万元,增长为1400余万元,增长31倍。”

  “四个倍增”也反映出昭通市肉牛产业的巨大增长潜力。据了解,昭通市发展肉牛养殖存在着天然优势。其一,昭通市拥有91万公顷的天然草原,其中可利用的天然牧草种类多,为发展高原特色肉牛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其二,昭通市及周边地区多民族聚居,本地肉牛消费市场较为广阔。

  近年来,昭通市依托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方针,以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粮改饲驱动肉牛产业发展,促进种植养殖结构调整优化,逐步形成了以昭阳、鲁甸、巧家、镇雄、彝良、威信6个年出栏万头以上县区为主的肉牛生产优势区域。

  养好牛,也要卖好肉。昭通市采取内培外引、政策扶持等措施,推进牛肉精深加工从无到有,扩大牛肉产品销售范围,创建“琦鑫牛肉”“好牛恋”“伯格勒”等多个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

  

  放飞乌蒙“黑凤凰”——

  

  “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乌骨鸡全产业链发展

  “饮山泉、食药草、树上栖、林下跑,盐津乌鸡不得了……”乌蒙山深处,有“峡谷岩城”之称的昭通市盐津县盛产乌骨鸡。盐津乌骨鸡,体型较大,周身乌黑,就连皮、肉、骨都为黑色,被称为乌蒙山“黑凤凰”,既可作食材,又可药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乌骨鸡 产业化 群体 牛肉
下一篇 :标题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