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场乡村白事的变革


  

  一桌席只一道菜

  能否满足群众需求?

  旧俗在攀比心态和人情裹挟之下水涨船高,眼看已经给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移风易俗势在必行,要从哪里破局?巨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坐席就餐经调研是白事最大的开支,也是最浪费的项目。同时,该县也了解到,龙堌、田桥、太平等镇的部分村庄在办理丧事时有吃“一碗菜”的传统,既节俭又不失体面。经过认真研究,巨野县决定从推行“白事一碗菜”抓起,大力倡导丧事简办。

  2015年,巨野县下发指导意见,将推广“一碗菜”作为解决白事大操大办的“牛鼻子”。巨野县相关领导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餐方式是移风易俗的重要环节和标志,无论是一碗菜、大锅菜,还是一个盆、四个盆,只要节省、卫生、不浪费,群众乐意接受,我们就应该大力倡导推行。”

  在推行“白事一碗菜”的过程中,巨野县首先以宣传来打头炮,筛选“一人一碗菜,能省一万块”“喜忧不大办,创业把钱赚”等20条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覆盖了每个村居、每条主干道。

  其次,倡导各村通过村民议事程序,将白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章程。郭坊村村委会墙上张贴着村规民约,其中提出白事简办,倡导就餐“一碗菜”,提倡白事不用烟酒,如使用,烟限制在每盒10元以内,酒限制在每瓶15元以内。耿庄村在村民聚集休闲的广场上,用整面墙公示村规民约,其中也有“白事一碗菜”的内容。

  第三,在组织架构上,巨野县鼓励各村完善现有的红白理事会,聘请有威望、懂习俗的村民担任理事会会长、会员。村民的红白事由理事会从头到尾负责,乡亲们提供公益服务。县里还多次组织“村居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轮训”活动。在巨野县宣传部提供的资料里,记者看到厚厚的“巨野县移风易俗人才智库”手册,各村熟悉风俗的乡贤耆老皆榜上有名。王桥新村红白理事会副会长张永安做了20多年婚丧习俗方面的工作,讲起如何给亡人穿衣、净面,晚辈如何辞灵等老规矩头头是道。前冯桥村红白理事会给会员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记账,有人负责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姚元臣担任理事会会长,负责统筹协调……每次都能把白事安排得井井有条。

  另外,巨野县将农村主厨作为重点“攻坚”对象。为确保食品安全,该县建立农村主厨定期培训、定期体检机制,为全县800余名农村主厨免费赠送了专业服装。

  只有一碗菜的宴席,会不会因不好吃造成浪费呢?记者采访时发现,各村主厨非常注重口味,这也是主厨们的面子。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实践,主厨们做一碗菜都有自己的心得。谷甲田表示,现在办白事都是当街支起直径一米的大锅炖菜,用猪肉、鸡肉炖菜会比牛肉实惠,搭配油煎过的豆腐尤其适合一碗菜,虽然麻烦但久煮不散且味道好。谷甲田从不用粉条,“煮得久了,就把一锅菜都搞黏糊了。”但姚树申觉得当事主家的预算不太高时,用粉条作配料便宜好吃,“下粉条就得随做随吃,来多少人就下多少菜,不能久煮。”如果预算够,姚树申就会多采购木耳、蘑菇等价高的配料,肉也会多买。“别看都是一碗菜,价格可以控制在七八元,也可以是20元,丰俭由人。”姚树申说。

  记者走访得知,农村主厨们大多喜欢在一碗菜中放适量辣椒提高口感,而且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他们普遍放弃了豆角等有风险的食材。虽然只有一碗菜,但做得精细也很受村民认可。

  巨野县还对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提出要求,村红白理事会要承担起红白事的食品安全责任,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培训和监督。据悉,巨野县“一碗菜”席面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件。

  其实,“白事一碗菜”改革在推行中也遇到过阻力。耿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传坤回忆,2015年冬天,该村通过村民议事程序,在村规民约中增加了“白事一碗菜”内容。2016年过年前,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去世,赶上了新事新办的头场白事。“他儿子不同意放弃宴席,说这样简办对不起他爹。我们理事会足足做了一天工作。我跟他承诺,以后咱们村都这么办白事,万无例外,他才松口。”王传坤说,有了第一次,以后便没遇到过阻碍。据巨野县抽样调查,仅席面这一项,每场白事可为事主节省6000元左右。

  巨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白事一碗菜”在全县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被风俗裹挟的村民松了口气——“村里不让大办,理事会不给办”就是最硬气的简办理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农民群众 休闲 鸡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