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攥紧中国种子 做足山西分量


  

  良种加良法 专家种庄稼

  

  一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山西新作为

  高粱是我国传统酿造业的主要原料,山西省是酿造高粱的主要产区和重要育种研究中心。

  山西农大高粱研究所在太行和吕梁两个片区,充分发挥联合攻关的产学研合作的优势,联合神农原粮科技(山西)有限公司、沁县晋汾高粱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以长治市沁县为中心,向武乡、榆社、左权、和顺推广汾酒高粱种植,初步形成了太行山汾酒高粱产业带,发展高粱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农民种植高粱比传统种植玉米每亩增收超过了200元;以临汾市永和县为核心,推广种植酱香型、浓香型名酒专用高粱品种“晋糯3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得到永和县农民的欢迎和政府的肯定,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据临汾市农业农村局的调研结果,农民种植高粱比种植玉米每亩比较效益高500元。

  “联合攻关以来,我们从数百种的高粱种质资源里筛选出耐盐、抗旱、叶片上冲的优异种质,创新高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围绕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新品种目标,进行了选育攻关。同时根据高粱主产区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研究组装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抗逆栽培、水肥高效利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高粱良种良法配套,以产业带建设为攻关论文,构建了我省不同生态区高粱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将产业落实在了太行吕梁的大地上。”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酿造高粱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柳青山研究员说。

  马铃薯在山西的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是山西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北方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和优质种薯基地之一,生产的马铃薯在国内享有盛誉。200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一度达到482万亩,近年来,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280万吨左右。平均单产水平由“十一五”末的415.8kg/667㎡提高到2020年的1115kg/66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提到“晋薯16号”,山西种植马铃薯的人都不陌生,对它的优点可以说如数家珍。走在晋北、晋西北的土地上,进入眼帘的马铃薯地块种植的大多数是“晋薯16号”,在旱坡地,“晋薯16号”更是有一统天下之势。每年春天,在其他脱毒原原种、原种积压滞销时,“晋薯16号”却往往脱销。提到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种,农民会说“产量高啊”“抗旱啊”“抗病啊”“好吃啊”,当然它还有别的优点,比如个头大、淀粉含量高、商品率高等。

  到2021年,“晋薯16号”播种面积达到160万亩以上,占到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0%以上,成为山西省马铃薯种植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主栽品种。近年来“晋薯16号”还推广到内蒙古、甘肃、陕西北部、河北及东北等一季作区种植,在内蒙古等地,还成为淀粉加工厂的原料推荐品种。

  “晋薯16号”还有B面,芽眼深、薯型差及商品性差制约了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至今只适宜在山西大面积种植,难以走向国内市场。同时山西省所育品种加工比例低,产品种类少,影响了该省马铃薯的消费空间,也造成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新产品研发少和加工增值能力弱,最终限制了山西省马铃薯产业水平的提升。

  基于此,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体系以“晋薯16号”性状改良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山西马铃薯种业育种攻关联合体,来提高山西马铃薯种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山西马铃薯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山西种业品牌。

  “比如,将‘晋薯16号’实现芽眼浅、薯型好的品种,再比如利用‘晋薯16号’的高产、稳产、抗旱、耐瘠薄、抗晚疫病、品质好等优良性状,作为优良的亲本材料,采用常规育种、轮回选择等技术手段,通过抗逆、高产等优异性状的聚合,培育优质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等。”山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白小东说。

  小麦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其总产和消费量皆居粮食作物之首,年总产量25亿公斤左右,人均约83公斤,是人均年需要粮食400公斤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项目体系以主产区小麦种业龙头企业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鑫丰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翼城县南唐乡西下坪村、南丁村建立“品育8012”高产示范基地800亩,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在新绛县三泉镇、泽掌镇等乡镇建立“尧麦30”高产示范基地100亩,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在山西中部祁县、定襄建立“晋太1508”高产示范基地200亩,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1200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大豆 高粱 马铃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