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两个结合”看中华文明的光辉未来


  此外,我们意识到同样讲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还存在一些差异性。恩格斯在《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中说:“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来会从奴役和贫困中得救;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里寻求得救,而社会主义则在现世里,在社会改造中寻求。”因此,西方文化背景下讲社会主义往往会同“得救”相联系,以便基督教文化下的西方百姓能听懂、听明白,那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定要同“富裕”相联系。对于中国普通百姓来说,最讨喜的寒暄语就是“恭喜发财”,因为富裕是中国百姓的最大愿望。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孔子说:“富之然后教之。”孟子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体现着同样的思维方式——让百姓富裕了然后再讲道理,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在帮扶和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词正应是“富裕”和“共同富裕”。

  

  中国道路的精髓是中国特色

  观察现代中国,必然会遇到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究竟靠的是什么?世界上曾经或依旧有许多号称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自由市场理论的国家,但很少能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有的甚至陷于困境,而中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别人搬不走的、是别人所没有的,中国成功的奥秘很多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要从中华民族特性中去寻找。我们要光明正大地把它说出来!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现代中国能取得成功的法宝和康庄大道。

  我们不能离开中国特色讲中国的发展。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特色的自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中国特色是中国道路的精髓要义。

  

  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强保障

  中国特色有着深刻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思维、文化性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笔者通过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梳理,深深感悟到中华民族能够再续辉煌的理由。这里略举几例。

  第一,独特思维。从阴阳和合、相反相成中,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二还是二”的独特思维用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谓一分为二,体现在两点论,任何事物都呈现正、反两个方面,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善的、也有恶的,不能绝对化。所谓的合二为一,体现在“不二”论,如阴与阳、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平等、落后与先进等,都寓于统一的事物之中。所谓二还是二,体现在“和而不同”论,两个貌似对立的东西是可以并且必须长期共存的,人为地追求一致,其结果将是“同则不继”。这种中国式智慧就会避免西方文化传统中非白即黑、不是正统就是异端等思维带来的暴力和战争。凡是与我不一致的,凡是价值观不同的,就必须反对、就不允许存在的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西方一些政客的头脑中。

  第二,世俗性。西周以来中国就进入世俗社会,历代圣贤哲人都在努力构建一套不依靠神、不依靠宗教也能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体系,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主题也是世俗化,但遗憾的是迄今依然没能成功构建起不依靠神、不依靠宗教的伦理体系,并把这套伦理体系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生活幸福的基础。西方现代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此,因为上帝死了,一切皆有可能。但中国人不存在上帝死了所带来的惶恐、失序和虚无等焦虑心态。上帝死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如同隔壁老人家去世了——可以表示同情,但不会妨碍他人继续生活。中国人不需要宗教也能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知性生活。自古代开始中国人就认为: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德。人类的秩序来自于人自身;人类的道德力量来自于人自身;人性之善来自于人自身;是人而非神才是人类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基石。作为世俗性社会,中国很早就产生以人为本位而非以神为本位的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与世界同时期其他文明相比,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中华文明可谓鹤立鸡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