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循生态之道 得鱼水共欢


  2021年10月,三峡集团金沙江珍稀特有鱼类秋季放流活动在四川宜宾市举行,共有约30万尾、6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连续3个周日内被放流。放流品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长薄鳅、岩原鲤、圆口铜鱼,以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厚颌鲂。其中30厘米以上长江鲟放流数量为5万尾,是国内大规格长江鲟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向长江水域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以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挽救濒危物种,我国的鱼类科学家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所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加大科技投入,在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攻关、集约化苗种培育技术攻关、监测技术和种群梯队的系统化构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功掌握中华鲟、长江鲟、圆口铜鱼等1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技术。

  2021年,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所的10万尾中华鲟仔鱼成功破膜孵化,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育技术进一步成熟。中华鲟是地球上与恐龙一样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人们共同守护“长江鱼王”,绝不能让其变成下一个“长江化石”。

  持续大规模的增殖放流行动,在长江全流域累计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千余万尾,常规经济鱼类增殖数量则以数百亿尾计。调查监测效果显示:部分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野外资源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回升;长江江苏和安徽段出现了一定规模的中华绒螯蟹群体。

  全国各地江河湖库持续的增殖放流,同样效果明显:

  吉林省连续11年向图们江放流大麻哈鱼,累计投放量达到700多万尾,图们江、鸭绿江等自然水域大麻哈鱼明显恢复,稳固和提升了我国大麻哈鱼“鱼源国”地位;

  新疆博斯腾湖的扁吻鱼20世纪末基本绝迹,现在连续多年回捕到放流个体,湖中重新形成扁吻鱼自然繁殖种群;

  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目前已达10万吨,比实施增殖放流前增长近39倍。据专家测算,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的贡献率达到25%;

  陕西省境内渭河、汉江、丹江、嘉陵江、泾河、延河、黄河等主要河流连年放流,大鲵、秦岭细鳞鲑等濒危品种“解除警报”;

  安徽省黄山市沿黄山周边峡谷溪流中,近年均发现大鲵,大鲵自然种群数量得到初步恢复。

  

  舌尖上的中国,无鱼不成席。稳定菜篮子与水产品供给,增加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也是必须考虑的经济账、民生账

  安徽省阜南县的王家坝水库,因地处淮河流域泄洪的关键河段而闻名。而该处河道还曾经盛产“橄榄蛏蚌”,有着“淮河小鲍鱼”美誉。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橄榄蛏蚌传统的消费旺季,然而多年水患加之过度捕捞、非法捕捞,使得这一淡水贝类濒临灭绝。

  淮河阜南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16年11月30日经原农业部批准建立,阜南段全长70公里,橄榄蛏蚌为主要保护对象。阜阳市、阜南县依托保护区建设,加大鱼类资源养护力度,连年开展橄榄蛏蚌底播增殖,2021年11月17日又增殖放流橄榄蛏蚌8万多只。当地群众雀跃“曾经的美味,又要回来啦!”保护区内屡遭洪水毁坏的水域生态环境,也得以有效修复。

  舌尖上的中国,无鱼不成席。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成功解决城乡居民“吃鱼难”以来,长期保持国内水产品市场的长期稳定繁荣,为保障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和食物安全、有效改善城乡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渔业逐步实现“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由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的转型升级。2020年6500多万吨的水产品总产量中,捕捞产品仅占比20%。正因为如此,河鲜、江鲜、海鲜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更显分量与珍贵,其价格也优于养殖品种。

  中国水科院长江所自2010年以来,在长江中游投放四大家鱼原种亲本,补充繁殖亲本数量。根据往年监测数据,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苗种发生量,由2009年0.4亿尾恢复到2019年22亿尾,为三峡大坝截流后的最高水平。

  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虽在淡水里生长,却要在咸淡水生境中繁殖后代,长江口区域所在的九段沙水域为其主要产卵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口大闸蟹年产卵量高达50吨左右,进入2000年后只有数吨。从2003年开始,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长江口大量增殖放流大闸蟹,十多年中增殖数量超过200万只。目前大闸蟹的产卵范围已经超过200多公里,枯竭二十年之久的长江口亲蟹和蟹苗均恢复至历史最好水平,黄浦江中重现大量野生大闸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橄榄 长江鲟 大黄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