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山西忻州:从三个关键字看巩固脱贫新气象


山西忻州:从三个关键字看巩固脱贫新气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马玉

  忻州市是山西省唯一横跨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市。2020年11月,这里的11个脱贫县、2222个脱贫村、45.7万脱贫人口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脱贫攻坚战宣告胜利。

  摘掉贫困帽子,并不意味着卸下了扶贫担子。跨越贫困后,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面对巩固任务重、衔接难度大、振兴面积广的现实,忻州如何摘帽不摘帮扶,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聚焦“早”字,帮扶机制无缝衔接

  自来水入户、建饲草加工房、发展肉驴养殖……从山西省住建厅到河曲县南也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冯毅,驻村后,一口气办了70多件事。驻村工作队轮换时,村民联名申请他留下。看着一片鲜红的手印,他流下激动的泪水。

  脱贫非一日之功,巩固脱贫也不能甩手了之。在村委会的一本台账里,记录下脱贫户的详细信息和帮扶措施,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一个月入户走访一次,对脱贫户动态化监测。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在监测,要在帮扶,首先是要提升返贫致贫的发现能力。忻州市以县为单位,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为重点关注对象,建立了农户申报、村级排查、乡镇初审、部门比对、县级审核、录入系统的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乡村每月一分析、每月一研判,及时了解监测对象风险变化情况,按程序分别提出新增和解除监测对象名单,县级进行复核并综合研判,按季做好动态调整,按要求及时纳入并录入系统,分层分类做好针对性帮扶。

  好的机制是脱贫取胜的法宝。聚焦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按照“全域覆盖、动态监测、分类施策、精准到人、一户不漏、绝不返贫”的原则,忻州市提高返贫致贫的发现能力、群众增收的发展能力、常态消除贫困的治理能力“三个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个早”,织密监测帮扶网,防止返贫巩固成果。

  目前,该市3414户脱贫不稳定户、5486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1885户严重困难户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全部实现了预防性帮扶措施全覆盖。

  进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新阶段,忻州市率先组建领导机构,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吸纳市直相关单位参加,下设“一办十二组”,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涵盖教育、医疗、住房、饮水、搬迁后扶、产业、就业、村庄规划、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强基固本、专项治理等十二个专项行动方案,构建起协同联动的政策体系,实现了十二个专项组与五大振兴牵头部门在推进机制上同向、任务内容上同频、路径举措上同行、考核评估上同步的工作合力。

  

  聚焦“稳”字,移民后扶行稳致远

  繁峙县繁城镇白堡村地处山区,位置偏僻,驾车走狭窄的盘山路需要20多分钟。移民搬迁后还剩3户五保户,自愿不迁出,在村委会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3户村民从老房子集中搬进了不远处的砖瓦平房里,一处院落,一人一间。

  寒冬腊月,下午三点,记者入户时,老人们没有穿着外套,手心暖和,而当时屋外的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老人张瑞娃的冰箱里冻着肉和馒头,煤炉旁堆放着煤块。他说:“村党支部书记三五天过来看看,送些吃的,饿不着。定期会拉着我去县里医院体检、开药。”院里通着用水管道,打开龙头,水流汩汩,水质清澈。

  而在移民搬迁安置点繁城镇雁头村,村里发展起食用菌产业。通过统一菌种、栽培技术、种植管理、产品标准、回收销售,实现了村有产业,一户种植一亩、一人增收五千、一家稳固脱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今年以来 农产品加工 分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