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身份证”身价有保证 ——中国合作经济管理学会推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毛晓雅
2018年起,中国合作经济管理学会推动农产品防伪追溯体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地。“我们依托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网络平台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搭起一个有效的桥梁。让生产者生产放心的农产品,让消费端能看到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让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信息能够实时互通。”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占海说。
香蕉经销商张忠义的“永信恒昌”香蕉品牌是新发地市场实行防伪溯源的众多品牌之一。2018年12月下旬,在广西隆安县那桐镇方村定旺屯张忠义承包的一万五千亩连片香蕉种植基地里,蕉农在进行这一季香蕉的收尾工作了,园内依然一片忙碌,村民们忙着洗蕉、选蕉、贴标、包装。张忠义说:“我们一开园的时候,每斤卖3.2元左右。马上就剩几车货了,现在每斤还卖2元。”而在不远处的香蕉收购点,前来卖香蕉的蕉农告诉记者,眼下的收购价1块多,一开园的时候也就2.6元。
同一地的香蕉,价格差别为何这么大?原来张忠义的基地香蕉从种植就进行标准化绿色生产,一下基地还会被贴上一张识别“身份”的二维码,二维码的信息记录下每一把香蕉的产地、生产过程、管理人等信息,相当于有了一张“身份证”,品质有保证,价格也上去了,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保护农民——好品牌才能卖好价
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告诉记者,新发地在全国93个贫困县建了36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20年来,为贫困地区打造了230多个自主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经让4万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品牌起到作用之后,假的也出来了,为了保护这些品牌,我们开始着手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使用防伪追溯码,将来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所有的自主品牌都要用上中国防伪追溯码。这不仅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是负责,也是一种对品牌的有效保护。”张玉玺说。
保护好品牌就是在保护农民。每一个品牌的生产末端,都是千千万万的农户,他们依靠着强有力的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开疆辟土,才有了稳定的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张忠义负责的隆安县香蕉园,由基地统一土地流转、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统一收获,然后承包给当地的村民,隆安县方村村民马德成夫妻俩就管理着60亩蕉园。马德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种出来的香蕉,每斤能提成一毛八,这60亩今年一共产了36万斤香蕉,仅这一项收入就有6.48万元,加上在蕉园临时打工的收入,全年收入7万多元。”
马德成家以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蕉园工作以后一年实现脱贫。妻子杨彩云说:“以前家里穷,也不知道干啥,现在天天在蕉园里除芽除草、施肥、抹花、套袋,绑绳子,天天有事做,可充实了。”
保护品牌——“一物一码”不容掺假
假冒农产品对品牌的危害是极大的。张忠义说:“有人这几年收小农户的香蕉,也吆喝着我们的‘永信恒昌’品牌去卖,但消费者不知道,一吃味道不一样了,就打电话投诉。这样长久下去,就不信任我们好不容易打造的香蕉品牌了。”
那么,一张小小的二维码如何能够将假冒的农产品拒之门外,保护好品牌?张忠义说,扫一扫防伪追溯码,香蕉产自哪里、种植管理过程、公司情况全有了,如果信息跟实际对不上,那就不是我基地产的,就是假的。关键这种防伪追溯码是一物一码,不可复制的。
刘文坡是新发地市场的苹果经销商,他的甘肃红富士苹果品牌带动了万亩果园种植。“品牌越做越大,没想到会有人假冒我的品牌,要不及时处理,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品牌就让这些假冒给毁了。”刘文坡说,“通过扫防伪追溯码,就能查到我所有的信息、产地、我的公司。中国追溯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果一码,扫描一次,这个标就完成了使命。”
记者在现场随手拿起苹果,用手机扫描一次后,再扫第二次就出现警告内容:此商品已经被消费。消费的时间:2018年12月21日,下午1点55分28秒。消费的地点: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甘肃厅西136米处。信息十分详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21/34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