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黑土地上,追逐农业现代化的曙光


    五里明镇是“龙江产粮第一镇”,玉米单产一直保持在一千三四百斤水平。2008年在省开发办扶持下开始建设万亩吨粮田示范区,示范区内336户农民成立了玉米种植合作社,开展高产创建。我们来到核心示范区,发现它还有几个牌子:肇东市50万亩高标准农田五里明示范区、绥化现代化大农业五里明整镇推进规模经营示范区。镇农技站站长、现代农业公司副经理张长文介绍说,核心区玉米单产已经过吨粮,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干粮(水分14%)吨粮。目前,玉米增产的潜力很明确:一是将玉米小垄单行改为大垄双行,二是增加大型喷灌机,三是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四是规模经营。

    前三条增产措施实现的前提是土地规模经营。全镇20万亩耕地,合作社规模经营达到10万亩。镇现代农业公司采取“1+8+4”模式,即1个现代农业公司,8个种植合作社,4个外联:农科院校、龙头企业、龙江银行、国家项目。合作社社员入股土地每亩年保底收入350元,盈利部分的60%按股分红。合作社需要贷款,他们创造了合作社与商业银行、龙头企业、农业专家链接模式:商业银行为合作社提供贷款,合作社将粮食销售给龙头企业,企业在结算时将贷款本息转付给银行,银行又聘请农业专家对粮食生产全程指导。由于社外农户入社积极性越来越高,五里明计划以年3万亩的速度推进整镇规模经营。

    五站镇东安村农业科技园区也有两个大牌子: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示范区、东安村沈阳雷奥现代农业科技品种对比试验园区。镇农技员韩晓艳是东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2007年函授毕业生。她说,园区的种植模式逐渐被农户接受,尤其是今年,经过秋整地的田出苗又齐又全,测土配方追加二次施肥效果很好。这时,喷药高杆机开过来了。她说:“机械闲不下来,农户排队要租用。这么好的地,不增收实在太可惜了,一定要统一管理,规模经营。我们目前搞的试验也是为将来土地规模经营打基础。没灾的时候大家差别不大,一旦有灾,集约经营优势就显出来了。”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派到肇东的农机专家孙老师对我们说,农机农艺结合并不难,玉米小垄改大垄,换个机具就可以了,但必须大家都同意,机器才能下地。在东安村,有一个“农垦绥化肇东农机合作社”。它由黑龙江农垦绥化分局出资25万元租赁了东安村农民1.3万平方米土地19年的使用权,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机车33台,农具55套,资产已达3982万元。我们看到,大多都是进口的先进机车,最大的385马力。工作人员王洪民说,在我们带动下,农户秋整地的多了,去年我们代耕2万亩。但目前合作社流转经营的土地只有4000亩,而农机作业能力是8万亩,根本“吃不饱”。

    闫德久告诉记者,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农机合作社肇东已建设了36个,直接流转土地50多万亩。我们的思路是以大合作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许多合作社融入了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企业集团、场县共建、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合作模式,全市土地规模经营达到100万亩,27个村实施了整村规模经营。记者注意到,整镇推进的五里明镇去年规模经营还是7万亩,今年就达到10万亩。

    规模经营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目前,种植合作社建立了“收入保底、盈利分红、风险保障、权益保障”机制,农机合作社实行的是“带地入社、收入保底,盈利分红,国投共享”机制。下一步,肇东在建“三带”的同时还要建“三区”:50万亩节水增粮示范区、160万亩玉米“双增二百”示范区和200万亩整建制规模经营示范区,旨在加快建设更高标准和水平的规模农业。土地流转、合作社、农机服务等方式正在成为肇东现代农业的主体形式。

    肇东的发展让人艳羡,肇东的发展给人深思。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走什么样的农业发展路子,才能真正推进地方现代农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肇东用“规模化”提升了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典型特征和意义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五常市:从合作社到联合体,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而五常农业的发展基本契合了现代农业发展本质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土地 现代农业发展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