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黑土地上,追逐农业现代化的曙光


    本报记者 孙鲁威 毛晓雅

    她,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土肥水美,资源丰富,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水舒展而平缓地日夜滋养,三江平原肥沃而辽阔地经年环抱;

    她,以“种地打粮”为己任,让千古荒原交出口粮,将苦寒荒蛮的“北大荒”改造成良田无际、稻麦飘香、城镇相望的“北大仓”;

    她,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样板区,是农业机械化的练兵地,是粮食生产的风向标,是农业现代经营方式的试验场;

    她,连年刷新粮食总产,一跃而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她,拥有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和生产总量等多个全国第一……从无到有再到之最,她始终在演绎着奇迹,始终在为献给祖国一个安稳天下的战略大粮仓而努力;

    这就是黑龙江,“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如果说,50多年前中国最大的粮食工厂在荒原上崛起;那么50多年后,中国最现代的粮食工厂则正在大粮仓上矗立。近日,记者走进这片土地,探寻黑土地的神奇和农业现代化的曙光。

    芒种时节,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凌晨3点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照耀在三江平原一片嫩绿的稻田上。这片稻田绵延在抚远、同江、富锦、饶河4个县级行政区环绕的1000万亩耕地上,它生产的稻米差不多够13亿中国人吃一个月。

    小暑刚过,记者又来到肇东市、五常市,走访了一个个产业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带凸现规模发展大趋势,合作社呈现全新的联合体模式。示范区的带动力形成了农业发展新浪潮。穿行在美丽的新社区,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原野依旧绿色,但此“三农”已非彼“三农”。

    黑龙江垦区、肇东、五常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高起点突破、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黑龙江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十年加速,两年跨越,从“排头兵”成为“领跑者”,发挥了巨大的带动力。而肇东、五常这样的老农区转换新理念,承接新手段,率先在制约瓶颈上寻求突破,走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条新路子。

    黑龙江垦区:从排头兵到领跑者,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

    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垦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责任重大!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黑龙江农垦,正全面加快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进军步伐。

    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不断强化,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逐步落实在黑龙江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每一阶段。从北大荒股份集团公司上市,首创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到实施“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建设本体、影子、域外“三个垦区”;再到“十二五”的“两次倍增”,“强工”攻坚战,进军世界“500强”,无不显示着现代发展理念的引领力,推动黑龙江农垦从“排头兵”成为“领跑者”。

    仰视垦区,“五大三高”:大规模、大科技、大农机、大水利、大协作;装备水平高,农业产值高,粮食产量高。乍一看,就是个“排头兵”;细一看,非“领跑者”不能达到如此高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垦区多数已远远超越。黑龙江垦区标准化覆盖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率的100%,则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结果。垦区粮食总产量登上100亿斤台阶用了48年,登上200亿斤用了10年,登上300亿斤用了4年,而登上400亿斤,只用了3年。其节奏演绎着从“排头兵”向“领跑者”跨越的步幅。

    现代发展理念就是转变发展方式。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抓住了每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的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完整规划,成为农垦推进改革的依据。进入“十一五”,总局党委提出,要把垦区建成引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2006年11月,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下发,12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垦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两个文件提出了具体带动目标,完善了垦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对总局、分局、农场全面授予行政执法权,合作共建上升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根本措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土地 现代农业发展 玉米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