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统筹城乡发展的“江宁探索”


    本报记者 沈建华 通讯员 张思明 陈春晴

    江宁是一个有着厚重承载的南京县区:“江苏”二字,就是由历史上的“江宁府”与“苏州府”构成;江宁又兼有江苏和南京的简称,更寄托着沿江人民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祈愿与向往。现实的承载就更不用说了。它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探索,同样寄托和实现着南京乃至江苏人民的厚望与愿景。

    “全域统筹”引领城乡全面提升

    江宁原来是一个县,2000年12月改为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一度比较突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把城市功能向农村覆盖,让城乡资源在平等交换中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近年来,江宁区作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2011年6月,南京市在江宁区横溪街道启动了“规划师乡村行”暨“城乡统筹规划成果进村庄”活动,让基层干群参与对统筹城乡规划的梳理和评判。过去那种“张书记来拍脑袋规划,李书记来跺脚板拆迁”的乡村规划乱象消除了。

    一种叫做“全域统筹”的新理念,在168项“全域统筹”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将空间、产业、基础设施、环境等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了更加科学的整合——

    2008年初,江宁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统筹布局城、镇、村等级体系,合理配置人口及各类建设用地,为新一轮发展转换发展空间。

    全区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和方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东南西北中”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板块、五大功能片区新格局,承担起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利益共享机制,实施“园街联动、城乡一体”发展战略,统筹园区与街道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整体发展效应最大化。

    针对城乡用地“同地不同权”现象,创新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资产化的有效形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让农民宅基地转换随着土地增值而受益。

    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基本实现水泥路、长江水、公交车、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村村通”,2014年实现“全域10分钟上高速”……

    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周谦说:“城乡统筹发展要用现代规划理念和标准规划城乡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百姓宜居的城市文明与田园风光相融合的特色新市镇、新社区。”

    实践表明,“全域统筹”引领江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是2007年的2.2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16亿元,实现四年翻番,地方一般预算达115亿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区县第五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31002元和13321元,年均分别增长13.4%和18%。

    “园街联动”驱动要素全面整合

    江宁撤县设区时,115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近40万,全区的主要经济支撑是3个国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与园区相比,江宁所辖的10个街道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异较大。

    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全区居民尤其是农业人口的收入与社会保障水平?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园区辐射带动、街道主动对接、形成互动共赢”的“园街联动”新思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现全面统筹发展。

    

    “园街联动”推动产业升级,壮大区街经济。秣陵街道根据江宁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配套、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等四大产业,完善配套产业链,力争五年内新增产值百亿元;江宁科学园投资8000万元为淳化、湖熟街道开工建设一批道路、社区广场等基础建设项目;滨江开发区为江宁街道专设的1000亩工业专供区,已基本完成了专供区的场平、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梳理出40多家企业,把1500万元的税收划拨给江宁街道,壮大街道经济实力。

    江宁区10个街道充分利用园区资金、产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按照产业规划发展方向,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联动项目,推动街道工业集中区加快向开发园区配套产业园转型升级。

    “园街联动”推动产业、富民、管理、行政资源“四大联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在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当地百姓也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建立健全 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