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21届茶叶节为何做不强英山茶产业


    英山县茶叶商会会长汪格非在英山茶界颇有名气,他从15岁开始就在武汉茶市场摸爬滚打。他告诉记者,英山云雾名优茶,一半被外省品牌茶叶公司收去贴牌卖了高价。

    4月27日晚,常州大客户陈某,再次致电英山县志顺茶业公司总经理陈海军,请求发送名优芽茶。“英山云雾茶如此俏销,何不趁机打出英山品牌?”陈海军却不敢贸然行事。他告诉记者,对方一年收近亿元的茶,“客大欺店”,如果提出打英山品牌,那差不多是自寻死路。

    展望:英山云雾茶何时“拨开云雾”?

    “茶叶品牌不响、企业不强,是英山茶叶大县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湖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李传友说。“是小富即安,还是把事业做大?关键在于企业家的魄力!”作为省里茶业界权威,李传友多次鼓动英山企业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走兼并重组之路,趁势将茶产业做大做强,不过,“大家都觉得每年赚个几十万、上百万已经很不错了,不愿再冒风险。”对此,英山茶企老总们也有一肚子苦水:由于县里财政穷,企业稍稍做大一点、正规一点,各职能部门就轮番上门,而小作坊被找的就少。的确,记者在一些企业采访中时常遇到上门查账、收费的,不一而足。

    7年前,湖北没有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茶叶企业,一般茶企年产值200万至400万元,采花茶业当时销售额仅800多万元,而去年超过了12个亿。“是持续的品牌建设、引进战略投资等举措,拉开了湖北茶叶企业的差距。”李传友分析说。

    通过打造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出让多数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迈出成长壮大关键步伐。萧氏集团与日方合资,引进日本茶叶清洗技术与巨额资金,将茶叶加工向茶粉体、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延伸。通过活用资本,贴近市场,加大推广力度,萧氏与采花毛尖迅速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进入全国主要城市高档酒店、饭店,大规模开展全国巡展,今年的广告预算均在2000万元左右。

    曾多次到采花茶业、萧氏集团取经的金晓宇,看到了英山茶企小而散的弱点。作为县里首批茶叶专业村红山镇乌云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曾多次建议县里整合茶企业与资金,组建一个大集团,集中力量宣传,不能再将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了。

    “对比宜昌夷陵区、五峰县,英山县在整合企业、资金、项目、品牌上缺力度。应该向他们学习,重点支持一个企业,组成集团,下设加工厂,发展基地,带动茶农,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打造,形成一个龙头带动、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产业发展局面。”刘会元建议。

    采访中,记者多次提出想听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意见,但被县委宣传部告知“领导外出开会了”。英山云雾茶何时能“拨开云雾”见彩虹?湖北“产茶第一大县”何时成为“第一品牌茶县”?本报将继续关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耕地面积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