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全面小康的江苏攻坚


    2011年11月,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第十二次省党代会上宣布:江苏省已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罗志军说,达到“省定小康”还是一个平均数,江苏提出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

    江苏为此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体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单项指标。这是江苏人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高标杆撑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补齐苏北这块最短的‘短板’。”从这个共识出发,苏北五市进入攻坚的比、赶、超时序进程。

    进军全面小康,“短板”短在哪里?苏北各市县纷纷对照4大类18项25个单项指标,找出和补齐自己的“短板”。

    曾经是江苏最穷的地级市宿迁,2010年该市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这些“短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较慢;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增长缓慢;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完成难度较大。

    “这些指标是全面小康的重要路标,比如R&D,相对GDP来说,也许让绝大多数老百姓感到很陌生。但是这三个字母跟我们的生活却息息相关。”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说社会经济发展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R&D经费支出就是让机器不断提速的新型燃料。”

    在全面小康攻坚进程中,宿迁紧紧抓住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历史机遇,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成为江苏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

    苏北实现全面小康,“短板”还在于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富裕文明,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徐州市“宜农则富农、宜工则强工、宜游则优游”的分类考核机制搅活了徐州镇域发展的“一池春水”。

    多年来,依山傍水的铜山区汉王镇,总在发展工业与农业之间纠结。去年,该镇获得徐州市镇域经济“禁止工业发展类”一等奖,并荣获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颁发的“中国绿色名镇”称号。

    2011年,徐州市114个乡镇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亿元的镇达到30个,较上年增加14个。镇域经济壮大支撑县域经济崛起。10个县(市)区放眼全省“找榜样,赶标兵”,在2011年全省县域考核排名中全部实现进位。

    “苏北实现的全面小康应当是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共同富裕方向、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全面小康。”省委书记罗志军说。

    按照这个要求,苏北铜山区启动“3年攻坚、10万农民脱贫”工程,先后投入财政奖补资金4018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837万元,设施产业带动脱贫项目156个,目前10万贫困人口已经基本摘掉了“穷帽子”。

    苏北全面小康攻坚目标定位之一,是到2015年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记者采访省扶贫办负责同志获悉,到2011年底,江苏全省农村468.2万贫困人口提前一年脱贫,在全国率先消灭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江苏持续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

    罗志军说,总体上看,苏北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全面小康建设的攻坚期。苏北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和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南北合作共建、民生幸福工程以及新一轮扶贫开发等“六大行动”,真正实现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生产基地 连续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