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村党建的海龙探索


    本报记者 邓俐 刘艳涛

    九年的时间,对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海龙村的村民来说恍如隔世。

    九年前,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2000余亩耕地撂荒达40%,全村只有一条1.3公里长的机耕路,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

    而今,村人均年纯收入1.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830万元,一片片独栋别墅,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厂房,工农业产值实现23亿元……

    海龙村的快速崛起,昭示了中国西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但这一切的背后,总离不开一个根本性的动力支撑,那就是海龙村党组织建设的扎实推进与创新。

    从“矛盾重重”到“两个积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及农民的思想观念悄然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虽然深处西部,但海龙村人也没有逃脱历史潮流的冲击。渴望“发家致富”的原始动力让村民纷纷离土离乡,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2001年,由于“留守”人员年龄老化、能力弱,村两委后继无人,加之村里宗派矛盾激烈,村党支部连续四次没能选出书记。

    村官不大,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决定着一个村庄的命运、一个村庄的前进方向。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配备有能力、有干劲的村委班子,成为九龙坡区基层党建的重点工作。就在村委选举焦灼之时,走南闯北10余年的鄢静走马上任,新一届班子出炉。海龙村的蜕变从此开始。

    “解决一切贫穷、矛盾、民怨的最好办法就是富民强村。”鄢静说。赴小岗村、华西村等50多个有名村庄实地考察后,鄢静及村两委总结了“两个积极性”:联产承包调动了村民个体积极性,解决了温饱;但要实现富民强村,就必须整合有限资源,调动村民组织起来办大事、创大业的积极性。

    海龙村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其中,坡地、林地和宅基地占70%。耕地资源贫乏,大量青壮年外出,海龙村人如何才能种出个“金娃娃”?

    “抓住重庆主城发展机遇,把农村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经营,走工业强村之路,以此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鄢静说,这就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驱动、市民化推动”的发展之路。

    土地不种庄稼改“种”企业。这一想法还未出炉,就遭到了村民们的强烈反对。

    海龙村8组村民鞠兴军说:“‘种’企业啷个种嘛,土地可以种出粮食,那把土地给私营企业了,那企业亏了怎么办,我们吃什么?”鞠兴军的看法是海龙村农民的典型缩影,村民们都不愿把赖以生存的土地拿出来冒险。     

    没有说服村民,村“两委”一班人决定腾出自己的田地,给急待落户的正博机械有限公司修建厂房。正博机械有限公司正式进驻海龙村,投资建厂的班子成员获得了6万元的租金回报,为他们赚取了第一桶金。

    成功的喜悦刺激了每一位村民,全村上下流转土地的热情膨胀起来。海龙村迅速成立经济开发中心,坚持“自愿、共赢”的原则,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固定分红的方式,组建村建筑安装队,修建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出租。

    鄢静说,其实村民愿意组织起来创大业、办大事,就是看你如何去调动和发挥,用什么方式去组织。至今年7月,海龙村成功流转土地2300亩,占全村土地的60%,共引入资金6亿元,引进企业153家。

    从做大集体经济到分享成果

    “集体经济归零,就失去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物质基础,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必然削弱。”鄢静说,必须壮大集体经济。

    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蛋糕”,村“两委”制定村、社集体经济分配和使用基本原则:村、社集体按年纯收入的15%提取发展资金用于滚动发展,60%用于基础设施、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教育培训等社会事务。2004年底,集体经济实现扭亏为盈。

    2005年9月,采取“村委会+公司+股民”运作模式,通过修建标准化厂房、商业门面、直供住宿等出租,组建有30余人的建筑安装、治安巡防、环卫保洁等专业化、有偿化服务队伍,拓展服务范围,延伸产业链条,集体经济由原始积累型向公司化资本运作型转变。村集体经济节节攀升,2009年达到412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龙 土地 耕地 耕地面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