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改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是因为新叫法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背景质的变化和农业信息内涵的深化;同时,这一称谓揭示出了我们社会迫切需要的一大服务产业。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说:一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决策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产能过剩、产品卖难时常出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离不开市场信息。二是我国的现实是人们已经在围绕市场情况考虑和安排生产、经营、消费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农产品由短缺转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经常出现卖难现象,市场约束越来越明显,时时处处需要市场信息导向。三是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各个决策主体都需要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在全新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需要掌握市场信息,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也同样需要掌握市场信息。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工作,是今天我们信息服务工作主要的任务,也是主要的特点,是信息服务工作的牛鼻子,也可以说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做好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也将跟着被带动起来。
我想,这也是我所著的《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一书荣获“中国信息化十大专著”奖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加强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在今天已经是非常必要和非常迫切的任务,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将在加快“三农”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嘉宾: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可以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而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我们就是要统筹城乡信息化,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最早提出的,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使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例如,我们去集贸市场上买菜,对于所买蔬菜的价格和质量,往往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因为你不太可能有卖者掌握的信息多,在质量方面你也有可能把握不住,不容易知道它有无污染或者其他的毛病。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就是要解决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市场主体尽可能地避免盲目生产经营,使政府能够实施宏观调控,因此说。说是“开路先锋”,不是代表一切,是指在当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投资、管理等方面,它要走在前面,是先头部队,具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作用。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需求正处于急剧上升期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发展复杂多变,请您介绍一下概况?
嘉宾: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远的暂且不论,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它的发展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说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是以统计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该阶段我国农产品供给短缺,农业发展的任务主要是解决生产与供给问题,生产与供给主要靠计划安排,市场的作用十分微小。
二是以政策信息服务为主的时期——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以后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其表现是,一方面,广大农民希望改革,出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突破原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组的做法;另一方面,中央经过调查研究,很快给予了肯定,允许试验,并于1982~1986年连续发了五个中央“1号文件”。这一时期是政策信息服务非常生动和活跃的一个时期,它对微观层次发挥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信息为战略资源的意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06/17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