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现代化大农业的领跑者


    现代化大农业需要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面临挑战。

    为此,黑龙江省农发办提出,要深入开展农资、农机、金融、科技等全社会、深层次、多方面的大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如何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黑龙江省农发办副主任孙敬义认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

    2003年以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机主要是结合项目建设,对农机大户、村集体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

    但是随着生产发展,这一支持方式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基层同志反映,每个县每年有几个土地项目,分属不同的乡镇,购置的机械分散经营,没有起到规模经营连片作业的效果。

    鉴于此,黑龙江省农发办进田间,入农户,开展实地调研。随着调研的深入,一个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把机械集中起来组建农机合作社进行规模化耕种。

    想法虽好实施难。合作社组建之初,80%的农民不认可,主要卡在了农民的旧观念上。

    “合作社种地肯定比自己种成本高,不划算”,“集中种地是吃‘大锅饭’,走‘回头路’”。

    面对质疑,工作人员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帮助农民进行种地成本分析:从种到收,大机械耕作比小机械每亩可节省100元;使用大型机械,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加入合作社,大家收益是按照入股土地的多少进行分配,多入多得,少入少得,不入不得,绝不是吃“大锅饭”。

    安达市升平镇丰桥农机合作社是农业综合开发最早扶持建立的合作社之一,社长高贵林回忆合作社组建之初的情形:“当初我们动员农民加入合作社时,许多农民一听就摇头,我们只好靠贷款先把钱给到农民手里,才把第一个合作社组建起来。到年底,农民拿到收入和分红,乐了,服了。合作社不是生产队的翻版,是真正能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新集体。”

    “一手不伸,一分不投,补贴一分不少,风险一点儿不担。”安达市升平镇保田村农民陈宝军细数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家里27.5亩土地全部入股,一年净赚1万元,一家5口还腾出身子到哈尔滨打工,年收入5.4万元,比入股前收入提高了5倍。

    在五里明,农业综合开发共扶持建立了8个合作社,全镇20多万亩耕地中有7万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入社农户2300户,占农户总数的近三成。社员以量化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确保每亩保底收入350元,到年底,再将利润的60%返还给入社农民,利润的35%作为合作社发展经营资金,5%作为运行管理费用。目前,入社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黑龙江农业综合开发以村为单位扶持组建农机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以上,吸引农民入股,实行股份制管理。近3年,全省投入财政资金近亿元,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95个,新增规模化经营土地150万亩。

    绥化市副市长聂耕寰认为,合作社实现了“种地农民”到“土地股民”的转变,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改变了生产力还改变了生产关系。土地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高精尖作业,农民才能抱成团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才能真正致富。

    从单干走向合作、从分散走向集约,黑土地正在释放出巨大生产潜力。

    20年沧桑巨变,黑龙江农业综合开发使瘠薄之地变成沃土粮田,使风沙之地变成林海绿洲,使贫困之地变成幸福之乡。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果摆在农村大地上,深深印在农民心坎里,体现在农业发展进程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综合开发 粮食 土地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