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铮李海涛文/图
才溪,这块热烈与厚重的红土地,革命薪火在代代相传!才溪人用无言的行动传承着才溪的精神,用骄人的业绩继续着才溪的光荣!
才溪,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一块厚重的红色土地,被毛泽东称赞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
才溪,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毛泽东曾三次到这里进行社会调查,写下著名的《才溪乡调查》。
才溪,“听党的话,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创第一”的精神,被誉为“才溪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宝贵的精神财富。
才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为人先,“三千榔头八百斧,走出山门闯特区,”继续书写着才溪的光荣。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只题写过两处亭名,其中一处就是福建的“光荣亭”。“光荣亭”见证着才溪的光荣。才溪,一个深嵌在闽西上杭山坳里的小山乡,却承载着中国革命厚重的历史。这里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乡、模范区”。在这块只有1.6万人的红色土地上,80%的青壮年男子参加了红军,1192人为革命血洒疆场;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中,从才溪走出的“九军十八师”史册名扬。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记者踏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感受薪火相传的才溪精神,追寻彪炳史册的才溪光荣。
“毛主席为我们改村名”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有七百多户人家的客家村落。一条蜿蜒的溪水在村中跳动,这就是才溪。溪水流经的小村叫下才村,人们也习惯地称它才溪。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光辉业绩和巨大贡献,在下才村村口建起一个“光荣亭”。
虽然过去78年了,伫立在村口的“光荣亭”,在才溪人的心中,仍然是一座丰碑!是一个号角!它教育才溪人“要听党的话”,指引才溪人“革命冲在前头”。
一个雨霁初晴的日子,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光荣亭”前,95岁的老红军林攀阶默默站在亭前。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光荣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这个来过千百次的地方,林攀阶的思绪又一次奔涌:炮声隆隆,自己和红军战友们在山间浴血奋战;改革开放大潮中,儿孙们拿起榔头勇闯特区;鸟语花香的时候,游客们拿着各式的相机在村里拍照留念……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交织闪现。
记者来到林攀阶的家,这是一座翻建一新的三层小楼。客厅的墙上最中央挂着毛主席的画像,画像的旁边是一张被放大的老照片。林攀阶指着老照片告诉记者:“这是1930年在上杭县城拍的,我那时才14岁,是上杭县儿童局书记,左边的就是时任上杭县委书记王珍,后面是曾任西路军女子先锋团政委的巾帼英雄吴富莲……”
林攀阶所在的“发坑”是下才村的一个自然村,原名叫“衰坑”。“是毛主席为我们改的村名。”林攀阶自豪地对记者说。尽管八十多年过去了,林攀阶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仍然记忆犹新。
土地革命前,村里80%的土地被地主豪绅占有,佃户们过着“无谷进仓,肚子贴脊背”的生活,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背井离乡外出讨饭。好多人拖家带口四处流浪,直到人亡户绝。外村人认为这是个倒霉的村庄,就称之为“衰坑”。那时林攀阶的祖父也移居广东,直到红四军入闽,建立才溪苏维埃政权后才搬回家乡。想起当年的苦难,林攀阶至今仍唏嘘不已。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捡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队伍在井冈山会师组成的红四军,来到上杭。在红四军的策应支持下,才溪人民武装暴动成功,建立了人民政权。富有创造性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政策在这里形成,使农
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从此,“苏维埃”这个俄语音译名词,便在才溪人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翻身做主的才溪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方面,创建了光辉的业绩,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当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才溪荣获福建省“第一模范区”、中央苏区“选举运动的模范”、“扩大红军模范乡”、“节约运动的模范”等多项光荣称号,被评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1/16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