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彭丹梅文/图
在浙江衢州市莲花镇采访,看到一个“红艳草莓产销班”。“产销班”是干什么的?记者了解后发现,从“产销班”的运作模式看,其实就是合作社。
红艳草莓产销班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农户45户,土地248亩。产销班的带头人是一个叫徐六泉的40多岁的中年汉子。别看产销班规模不大,但管理很严密,下设四个生产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组长;农技、会计、出纳、监事一应俱全,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徐六泉告诉记者,今年产销班的股东人均比去年增收了2万元。现在,他所在的五坦村大约有40%左右的农户种草莓。他要争取带动更多的村民种草莓致富。在采访中,徐六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红艳草莓产销班永不关门,大家随时可以加入”。
符荣高是五坦村种植草莓最早的农户,已经种了13年。早年没成立产销班前,他要把自己种的100多斤草莓运到江西上饶去卖,两天左右才能卖完。除去运费、工时、损耗,赚不了多少钱,还很辛苦。现在加入产销班,他种了6亩草莓,去年纯收入就12万元左右。说起参加产销班的感受,符荣高笑着说:“人轻松了,赚钱也轻松了。”
记者发现,红艳草莓产销班有一个“怪”现象:45家农户,按照3亩一个股份划分,一共66股,徐六泉只占了1股。也就是说在二次返利时,徐六泉只能分得1股红利。这与大多数合作社社长“一股独大”的做法很不同。记者问徐六泉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股份?徐六泉笑着说:“我办这个草莓产销班不是为自己,我是党员,我的目的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那你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哪里?”记者问。“以前我主要干一些浇筑水泥路之类的建筑上的活儿,现在家里人还在干这个,一年有个10多万元的收入。”“10多万元?不多呀。”徐六泉笑笑:“够花了。我现在的主要精力就在草莓产销班上。能看到越来越多农户富裕了,这是我最欣慰的。”现在,红艳草莓产销班的草莓主要卖给衢州本地和周边地区的超市,供不应求,不愁销路。
徐六泉并没有因为产品的热销而停止发展的脚步。他深知,产销班要想做出规模,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2010年3月,产销班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芝溪”,不久前,“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的称号获审批通过。随着“芝溪”草莓果形、甜度和口味等品质的提升,红艳草莓产销班逐渐被市场认可,草莓的价格有了大幅提高。去年,他们的草莓每斤12元,今年不仅最高卖到了28元/斤,而且零售价格首次超过了周边的金华和杭州地区。
徐六泉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并不仅仅满足于从销售价格的提高上增加农民的收入。他打算从一产到三产,把每个领域的利润都赚足。今年,他从浙江省农科院购买了一批组培苗,开辟了一个40多亩的育苗基地,尝试自己育苗。而以前他们都是去外地采购种苗,品种质量难以保证。自己培育种苗,不但质量有保障,而且还可以销售给周边地区。现在正是草莓种植的空闲期,记者看到,产销班在田里全部套种上了甜瓜、西瓜和西红柿,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使农户从中又获得了一笔收入。下一步,徐六泉还打算把村里的农家乐搞起来,来个“草莓采摘游”,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参加红艳草莓产销班的农民都说,加入产销班,我们心里特别踏实。不仅收入增加了,而且不用担心自然灾害这些风险,因为产销班有补贴。今年4月19日,龙卷风把产销班两名农户的钢架大棚刮坏了,产销班按损失的60%补给了他们,一户1000多元。这种补贴政策在产销班组建时就被写进了章程。现在,徐六泉正在和保险公司联系。他说,如果能够将草莓列入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范围,农户抗灾自救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1/16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