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肉”源自全产业链均衡发展 博莱集团董事长唐进波认为:生猪产业应提倡区域化发展模式
王明谭本报记者朱先春
2004年才介入生猪产业化,到2010年销售额即达12亿元,控制了九江市70%的生鲜肉市场,江西博莱农业集团6年的发展可谓神速。但在博莱集团董事长唐进波的心里,稳健经营始终是其第一位的战略考量。
“食以安为先,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必须追求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非如此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唐进波这样对记者说。
把养猪农户培育成核心竞争力
博莱集团是从兽药、生物制品起家的,在多年与养殖户、加工企业的交道中,唐进波对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有深入的研究,也到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和地区考察过生猪产业。
“丹麦的养猪业世界有名,其主体是规模化的家庭养殖场,围绕养猪,从种麦、饲料加工到蓄肥,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不到两万家的农场主每年饲养2000多万头生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家超市的猪肉柜台前,摆放着以农场为背景的农场主一家人荡漾着幸福微笑的合影。”唐进波说,“当时我就想,如果中国的养猪户能这样,该多好啊!消费者看到这样的照片,能不放心吗?”
因此,当别的龙头企业在加工领域投巨资,在终端打得不亦乐乎时,唐进波把产业化的起步点放到了产业链的最前端——养猪环节上。他在离九江市区20公里的九江县一个山清水秀、远离人烟的地方开建博莱农业生态园,生态园以养殖原种猪和向农户提供父母代母猪为主,并先后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在九江发展了10个种猪场。
随后,唐进波开始推动其心中理想的“幸福家庭养猪场”计划——“博莱1050生猪养殖工程”,即在与博莱合作养殖的前提下,单个农户总投资额50万元、饲养量5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年出栏量为1000头商品肉猪,年收益10万-50万元。由博莱提供“三服务”:在技术上,从猪场建设到养殖全过程提供标准化服务;在资金上,由博莱担保中心担保,农户贷款额度为50~100万元(按流动资金50%);在收购上,博莱每年按高出市场0.2~0.3元∕斤的价格标准统一收购。
在九江县岷山乡团山村,记者实地考察了与博莱合作的一个家庭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在一个风景很好的山坳里,除养殖大棚外,还有160亩水面用于养鱼养鸭,60亩山地用于种果,目前正在建沼气池,基本实现了循环养殖。主人胡少琴告诉记者,她是一位下岗女工,在2004年靠着10头母猪起家,当年她不懂得任何养猪技术和防疫知识,她说:“博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凭借着‘1050’模式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现在已有150~160头母猪,年出栏商品肉猪2600~2700头。今年博莱还为我们担保贷款了50万元的流动资金。目前由我和我侄子(该村农民)合股经营,还高薪聘了一个大学生和三对夫妻。”
博莱集团技术总监、有10多年畜牧兽医行业经验的台湾知名专家何琪鸿博士告诉记者,本着生态环境优先(有山、有水、远离村庄和马路、能实现内部循环)的原则,目前“博莱1050生猪养殖工程”已发展合作农户(合作社)共2000余家,胡少琴的养殖场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一年利润少说也有100万元以上。
“从安全的角度讲,这些合作农户的质量是我们龙头企业可以追溯、可以控制的;同时以后农户兼业养猪会越来越少,未来生猪一条龙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对猪源的控制上。有一大批能提供安全优质生猪的规模养殖户,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优势。”唐进波说。
企业逐利兼顾农民和市民利益
“有了博莱,九江鲜猪肉价格至少每斤下降了一元钱。”主管农业的九江市副市长魏宏彬告诉记者。
这一元钱来自于博莱集团对产业链成本的有效控制。在生猪养殖工程和服务保障工程的支持下,博莱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联合,多个企业相互融合的生猪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营养饲料、动物保健、疫苗研发和技术服务为养殖提供支持,以确保猪源的“无瘦肉精、无残留、无病死猪肉”,并且很好地控制了养殖环节的成本。合作农户直接交售生猪到屠宰厂、规模化屠宰、废料的综合利用等都是企业节本增效的重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4/22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