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时代中国三农发展的新理论
——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顾益康 潘伟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三农大国,三农问题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我国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年陕北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等基层和地方工作丰富的历练,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对三农深厚情怀,进行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复兴中华民族和治国理政的历史高度,对三农工作进行更加系统地谋划,汇成了一系列三农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这些重要论点、论断、论述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系统阐述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战略路径、发展动力、关键支撑、工作方法等重要内容,是中国新时期三农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机统一,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三农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中国三农发展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执政为民重三农——治国理政的“重农”思想
农兴则盛,农衰则乱,这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明鉴。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以农为本、重农为先的农本思想。中国共产党深谙这一历史治国理政的规律,毛泽东同志由此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成功之路,邓小平同志探索了一条以农村改革推动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改革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从中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提出了“执政为民重三农”治国理政的“重农”思想,努力探索一条以农民小康促全面小康,以农业现代化促经济社会现代化,以美丽乡村促美丽中国,以乡村复兴促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路。
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地提出了“执政为民重‘三农’”的“重农”思想,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工农联盟是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三农’问题始终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休戚相关。”正是从这一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习近平同志阐述了执政为民重三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重农”这一重要思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在治国理政中体现三农重中之重的重农思想,习近平同志早在2005年《之江新语》就明确指出:“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自觉地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决策、战略规划、财政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上来,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管农村工作作为落实“重农”思想最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执政为民重‘三农’”的“重农思想”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居于核心和引领的地位,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战略的重要体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01-15/22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