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放心肉”源自全产业链均衡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5-04  互联网

“放心肉”源自全产业链均衡发展 博莱集团董事长唐进波认为:生猪产业应提倡区域化发展模式

  王明谭本报记者朱先春

  2004年才介入生猪产业化,到2010年销售额即达12亿元,控制了九江市70%的生鲜肉市场,江西博莱农业集团6年的发展可谓神速。但在博莱集团董事长唐进波的心里,稳健经营始终是其第一位的战略考量。

  “食以安为先,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必须追求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非如此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唐进波这样对记者说。

  把养猪农户培育成核心竞争力

  博莱集团是从兽药、生物制品起家的,在多年与养殖户、加工企业的交道中,唐进波对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有深入的研究,也到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和地区考察过生猪产业。

  “丹麦的养猪业世界有名,其主体是规模化的家庭养殖场,围绕养猪,从种麦、饲料加工到蓄肥,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不到两万家的农场主每年饲养2000多万头生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家超市的猪肉柜台前,摆放着以农场为背景的农场主一家人荡漾着幸福微笑的合影。”唐进波说,“当时我就想,如果中国的养猪户能这样,该多好啊!消费者看到这样的照片,能不放心吗?”

  因此,当别的龙头企业在加工领域投巨资,在终端打得不亦乐乎时,唐进波把产业化的起步点放到了产业链的最前端——养猪环节上。他在离九江市区20公里的九江县一个山清水秀、远离人烟的地方开建博莱农业生态园,生态园以养殖原种猪和向农户提供父母代母猪为主,并先后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在九江发展了10个种猪场。

  随后,唐进波开始推动其心中理想的“幸福家庭养猪场”计划——“博莱1050生猪养殖工程”,即在与博莱合作养殖的前提下,单个农户总投资额50万元、饲养量5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年出栏量为1000头商品肉猪,年收益10万-50万元。由博莱提供“三服务”:在技术上,从猪场建设到养殖全过程提供标准化服务;在资金上,由博莱担保中心担保,农户贷款额度为50~100万元(按流动资金50%);在收购上,博莱每年按高出市场0.2~0.3元∕斤的价格标准统一收购。

  在九江县岷山乡团山村,记者实地考察了与博莱合作的一个家庭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在一个风景很好的山坳里,除养殖大棚外,还有160亩水面用于养鱼养鸭,60亩山地用于种果,目前正在建沼气池,基本实现了循环养殖。主人胡少琴告诉记者,她是一位下岗女工,在2004年靠着10头母猪起家,当年她不懂得任何养猪技术和防疫知识,她说:“博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凭借着‘1050’模式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现在已有150~160头母猪,年出栏商品肉猪2600~2700头。今年博莱还为我们担保贷款了50万元的流动资金。目前由我和我侄子(该村农民)合股经营,还高薪聘了一个大学生和三对夫妻。”

  博莱集团技术总监、有10多年畜牧兽医行业经验的台湾知名专家何琪鸿博士告诉记者,本着生态环境优先(有山、有水、远离村庄和马路、能实现内部循环)的原则,目前“博莱1050生猪养殖工程”已发展合作农户(合作社)共2000余家,胡少琴的养殖场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一年利润少说也有100万元以上。

  “从安全的角度讲,这些合作农户的质量是我们龙头企业可以追溯、可以控制的;同时以后农户兼业养猪会越来越少,未来生猪一条龙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对猪源的控制上。有一大批能提供安全优质生猪的规模养殖户,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优势。”唐进波说。

  企业逐利兼顾农民和市民利益

  “有了博莱,九江鲜猪肉价格至少每斤下降了一元钱。”主管农业的九江市副市长魏宏彬告诉记者。

  这一元钱来自于博莱集团对产业链成本的有效控制。在生猪养殖工程和服务保障工程的支持下,博莱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联合,多个企业相互融合的生猪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营养饲料、动物保健、疫苗研发和技术服务为养殖提供支持,以确保猪源的“无瘦肉精、无残留、无病死猪肉”,并且很好地控制了养殖环节的成本。合作农户直接交售生猪到屠宰厂、规模化屠宰、废料的综合利用等都是企业节本增效的重点。

  博莱还改变了当地猪肉市场销售方式,推行“自营连锁、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的加盟模式,目前在九江已发展了10多家“博莱放心肉”加盟店。加盟店老板张财保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两人开店,每天早上5点公司会准时送肉来,晚上卖完再结账,每天能卖出100多斤。记者还走访了2家大型超市的博莱专卖店,他们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5000元左右的销售额。加盟者无需加盟费,店面由集团统一设计。博莱计划在九江设立80~100家连锁加盟店。县级设立1~2家,目前已经进驻南昌。

  以前九江没有龙头品牌企业,鲜肉价一天一变。现在,博莱的价格成了当地肉价的风向标,由于出厂定价相对比较稳定,且自营连锁店统一价格,当地的肉价再也没有过以前剧烈波动的状况。

  “农民的利益、市民的利益我们都要考虑,政府对此也有要求。”唐进波坦言,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很重,企业只能在中间环节追求合理的利润。在庐山脚下的九江县回岭镇,一个集“生猪屠宰、肉类终端产品加工、储备冷库”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园正在建设中,屠宰厂已投入使用,高温制品厂和储备冷库即将动工。在博莱的产业链条中,储备冷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财政的支持。“在生猪大量过剩或供应不足时,冷库将发挥调控市场的功

  能。”唐进波说。

  专注打造区域性产业链龙头

  “生猪产业化,应该提倡发展区域性龙头企业。”唐进波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记者感觉非常“另类”。

  毕业于华中农大畜牧兽医专业的唐进波解释说,生猪疫病的流行,流通环节没有有效控制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染疫仔猪和母猪进入流通环节、商品猪在跨省间长途奔波等,都会加大疫病流行的速度和范围。因此,种猪场、养殖基地、屠宰厂、鲜肉销售等应该在一个合理的交通半径内进行布局。

  从肉品质量的控制来看,大范围的流通以及养殖户与加工企业没有有效和固定的联结,使生猪质量由于检测、追溯的成本太高而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像博莱这样在养殖环节,以“猪场规划、供种、供料、保健、培训、回收”六统一、帮助农户贷款等方式将养殖户发展成合作伙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在博莱,仅直接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员就多达100多人。而其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研究与把握、金融机构的协调、政府关系的处理、养殖户信任关系的建立等决定了必须采取区域化的发展模式,在一个区域内做深、做足。

  “博莱走区域化的发展路径,就是为了确保猪源的稳定供给和质量安全。但这不排除我们将来会跨省经营,将博莱模式复制到他省。”唐进波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5-04/22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