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创新群众工作的“重庆探索”


创新群众工作的“重庆探索”

  编者按:为什么有的地方干部卖力干,群众不买账?为什么有的地方经济大发展,幸福指数却下降?改革涉入深水区后,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浮出水面。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落实“三项制度”、开展“三项活动”,创新群众工作的“重庆探索”,发扬了群众路线的好传统,是基层“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创造性地化解了当前的一些社会矛盾,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三年来的实践,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夯实了执政基础,而且提高了执政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群众工作新探索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探索值得借鉴!

  □□ 本报记者邓俐

  鲜有一种现象,先后被中央领导19次批示予以肯定;鲜有一种典型,正被境外媒体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新提升的视窗。

  自2008年以来,一场发轫于重庆的“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新探索”激起千层浪。这把钥匙,为重庆打开了一扇通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大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雷人”话题:“服务群众尽孝心”

  “老罗,我又来看你们来了。今年收入怎样?年货都办齐没有?”

  春节临近,石柱县龙沙镇经济园区副主任周霞来到石岭村,看望她结对帮扶的“穷亲”罗辉权。临走时,周霞留下一张联系卡,上面除了联系方式外,还有一句话:“服务群众尽孝心。”

  在农村,“尽孝心”可不是随便说的。罗辉权疑惑了:人家是镇里的干部,凭啥给我“尽孝心”?其实,镇干部周霞最初听闻这句口号时也难以接受:服务群众为什么非得与“尽孝心”联系起来?

  因为话题的“新鲜性”,这个口号引发的讨论,已经由龙沙镇、石柱县,层层放大至全市。

  在重庆官方网媒的“两江论坛”上,网民关于这个“雷人”话题的讨论,正风生水起。少数干部难以接受,认为无论怎样,也不应该把服务群众“拔高”到“尽孝心”的层面,未免把干部的地位放得太低了。但大多数干部表示,像孝敬父母一样服务群众,就是诚恳态度的表现,确应如此。

  这个话题首先源于当地权威报纸的一则报道。报道说,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龙沙镇日前在实施“三项活动”当中,响亮喊出了“服务群众尽孝心”的口号。

  “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从思想深处触动干部们,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这句口号的提出者——龙沙镇党委书记张均龙说。

  龙沙镇“服务群众尽孝心”,仅仅是重庆群众工作新探索的一个小片断。

  2010年初,薄熙来在区县调研时就说:“我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对群众投入真感情;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惦记群众的利益,想群众所忧所急,做群众所思所盼。”

  许多网民认为,“尽孝心”体现了一种程度、一种真情、一种质变;反之,则可能只是一句口号、一个要求、一种作秀。这正是新时期密切干群关系,所要达到的新境界!

  重庆市委肯定倡导的群众感情观,正在群众工作新探索中,得到真实体现。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市“三项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余长明说,落实“三项制度”、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密切联系群众的“三项活动”以来,截至去年底,重庆全市已有30多万名机关干部职工与50多万户贫困户结为“亲戚”,帮扶脱贫致富、帮助排忧解难。

  “群众工作新探索”在重庆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特别在广阔的农村,演绎出了感人至深的新风景。

  扑面新风:干部个个帮“穷亲”

  第一次站在“穷亲戚”范正友的“家”门口,潼南县古溪镇党委书记王超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竟然是一处废弃的猪圈,四面透风,破烂不堪!

  身患绝症的范正友和10岁女儿范紫霞,已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小紫霞只能上半天学,另外半天照顾父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结对帮扶 干部职工 土地 桔子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