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勇立潮头向未来


勇立潮头向未来 ——迎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综述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5年,对于科技发展的漫漫长路,只是短暂一瞬。然而,中国科技却在过去5年留下了永不落幕的精彩。

  “十一五”,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第一个五年。坚持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涌现出一批的科技才俊。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回首过去5年,通过深化改革,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5年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9年,56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1.5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国家高新区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

  惠及百姓,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近年来,科技丢掉面纱,融入百姓生活。

  粮食安全,全球关注,尤其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张、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不利条件下,是什么支撑了我国粮食的丰产?

  “是农业科技进步!”年近五旬的江西南昌农民李钱水说。

  2004年启动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方向,覆盖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省的粮食主产区。

  7年来,建设丰产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6.83亿亩,共计增产粮食4009万吨,每亩每年节本增效100元左右,增加经济效益589亿元。

  科技,正在为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不久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取得了新药证书。这是世界上首个获准上市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了这一天,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和他领衔的科研团队整整奋斗了15年。

  “我国是胃病大国,胃病的治疗手段存在很多不足,效果也不理想。”邹全明说,研制幽门螺杆菌疫苗,将实现从源头上防控病菌感染,具有重要的医疗社会价值。

  科技,正让百姓脚下的路四通八达。

  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中流砥柱。

  近年,我国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部分领域由“跟随”到“领跑”的跨越。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仓活动技术的国家;嫦娥一号、二号相继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成功完成载人潜水器3000米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领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人才队伍主体力量,依托国家重点科技计划培养和锻炼了大批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新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春天,也是科技工作者的春天。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平台上,我国连续重奖在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取得重大突破或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学者和科研项目。

  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再次迎来科技界的朋友,为这些国家的栋梁之才颁奖,勉励他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上,再出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工业增加值 高新区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